“交卷”22岁!马嘉祺淘汰后回应:一步一脚印,分数会涨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6-21 22:41 1

摘要:2025年6月20日晚,《歌手2025》第六期直播竞演落下帷幕,时代少年团成员马嘉祺因排名垫底遭淘汰,成为节目开播以来最具争议的出局事件。从“流量偶像”标签到“难听热搜”的舆论风暴,再到其赛后采访中“一步一脚印”的坦然回应,这场淘汰不仅折射出音综竞技的残酷,更

2025年6月20日晚,《歌手2025》第六期直播竞演落下帷幕,时代少年团成员马嘉祺因排名垫底遭淘汰,成为节目开播以来最具争议的出局事件。从“流量偶像”标签到“难听热搜”的舆论风暴,再到其赛后采访中“一步一脚印”的坦然回应,这场淘汰不仅折射出音综竞技的残酷,更引发公众对年轻歌手成长路径的深度讨论。

本期节目中,国际唱将麦可·布雷以两首歌曲袭榜成功,触发末位淘汰机制。综合两轮投票后,马嘉祺以第七名成绩出局,而排名第六的者来女虽被乐评人批评“音准飘忽、情感表达单一”,却因现场票数优势晋级。更引发争议的是,赛前“守榜歌手”内投环节,马嘉祺成为唯一“零票”选手(陈楚生获5票、GAI周延获2票),暴露出同行对其竞技能力的保留态度。

马嘉祺本场选择情歌《云与海》,尽管其团队在编曲中加入戏腔设计,试图突破以往“抒情歌手”形象,但仍有观众认为其“咬字生硬”“声压不足”。节目播出前,“#马嘉祺 难听#”词条空降热搜榜首,甚至有网友扒出其过往翻唱片段,质疑其“唱功未达竞技标准”。淘汰后,马嘉祺在采访中直言:“有想过淘汰,因为‘难听’都上热搜了。但我来歌手是想证明自己,哪怕走得慢一点也没关系。”他形容唱歌像“刷卷子”,“不可能满分,但分数一定会涨”。

流量标签的双重困境
作为时代少年团成员,马嘉祺的“偶像歌手”身份成为争议核心。支持者认为其勇气可嘉,22岁直面全球直播舞台;批评者则指责其“破坏舞台公平性”,甚至有乐评人直言:“流量不该成为免死金牌。”节目组被指利用其流量制造话题,但未提供公正舆论环境——每期竞演前,“难听”热搜几乎成为固定环节,甚至有网友发现“热搜报价是普通词条3倍”,质疑资本操控舆论。评审标准与代际审美差异
横向对比,者来女本场失误更明显(如《侠客行》被批“音准飘忽、肢体僵硬”),却因现场票数优势晋级。乐评人耳帝指出,马嘉祺的选曲(如《云与海》)与其声线不匹配,但“全开麦直播稳定性优于部分前辈”。节目总监洪啸曾回应“流量非原罪”,但评审体系对偶像歌手的严苛态度,暴露出资深听众与年轻观众之间的审美鸿沟。技术争议:修音比例与真实实力
有技术分析指出,马嘉祺全开麦音频音准远超播出效果,而陈楚生等实力派歌手的修音比例高达45%。这种“黑红营销”策略虽为节目带来80%的热搜话题,却牺牲了艺人的专业尊严。马嘉祺曾坦言:“如果因为争议就夜不能寐,那也别干这行了。”

淘汰后,马嘉祺在后台采访中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他表示:“年轻是我的力量,不是推脱的理由。来歌手是想给自己22岁一个答卷,现在可以交卷了。”对于“难听热搜”,他笑称:“热搜是双刃剑,但我的目标是唱歌,不是热搜。”

深夜,马嘉祺在社交平台发文致谢:“感谢每一位前辈老师和朋友,感谢能给予我力量的粉丝朋友。热爱的事,永远都不会停止。”其声乐老师也发文力挺:“从《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到《云与海》,他的进步肉眼可见。”粉丝则呼吁其未来专注音乐创作,而非竞技舞台。

马嘉祺的淘汰引发行业对年轻歌手成长路径的反思。GAI周延在节目中直言:“22岁找不到比他更勇敢的人!”何炅呼吁观众“放下偏见”,肯定其“不善表达但极度努力”的态度。乐评人建议,新生代歌手应选择更适合的舞台磨练技术,避免过早陷入舆论绞杀。

值得关注的是,马嘉祺的OST作品(如《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获原唱认可)和演唱会表现,展现出其音乐潜力。正如其所说:“唱歌像刷卷子,分数会涨。”这种清醒认知,或许正是Z世代歌手在流量与实力夹缝中突围的关键。

节目组通过官方账号肯定马嘉祺的“OST声线叙事力”和情感表达,但未正面回应赛制争议。据透露,第七期将迎来新补位歌手(网传呼声:陈奕迅、邓紫棋),而麦可·布雷的袭榜成功,也预示着节目将进一步强化国际化竞争。

这场从“群嘲”到“群挺”的舆论反转,实则是行业对年轻歌手生存现状的集体审视。当资本博弈与审美偏见交织,勇气与真诚或许是最坚韧的盔甲。正如网友所言:“我们追的该是歌声,不是剧本。”

来源:热娱萌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