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27日,大型工业文化节目《中华考工记》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开播,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该节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摄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7月27日,大型工业文化节目《中华考工记》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开播,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该节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摄制。
节目剧照。节目组供图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2500年前,一部记载着当时手工业分工和技术的专著《考工记》,以其精微的匠心技艺和深邃的造物智慧,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工业文明印记,成为中国科技史上的不朽经典。《中华考工记》以《考工记》为锚点,展现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前沿成果。
节目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中记载的古代官营手工业百工图景,30名舞者身着春秋战国时期服饰演绎《考工记》记录的6大类30个工种,创新融合AR技术与情景舞蹈的编排,通过标志性的工种动作语言,生动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科技发展的生动画面,让沉睡千年的百工智慧在当代舞台重焕新生。
节目剧照。节目组供图
《中华考工记》首期节目聚焦机器人产业,约80台机器人同台共演,全景呈现中国机器人产业版图,深度解码中国机器人产业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的崛起密码,探寻中国制造的千年工巧基因与现代创新力量。节目中,人形、特种、服务、工业四大类型机器人悉数登场。
节目剧照。节目组供图
节目中,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解读《考工记》中蕴藏的制造标准;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郝玉成从产业视角,诠释古老工艺对现代智造的启示;同济大学教授邹其昌以人文情怀,探寻传统工匠精神在当代的传承路径。3位专家多维度解读《考工记》这部典籍如何持续为现代科技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解读千年智慧如何在当代焕发蓬勃生机。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