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看着《歌手2025》播到第8期,节目组终于“憋”出点像样的东西了!一档顶着“华语乐坛顶级竞技舞台”光环的节目,前半程几乎沦为翻车现场,差点让人以为这是在办什么主题为“歌唱素人大赛”的晚会。可这期节目之后,终于能看出点“下血本”的迹象。
01
眼看着《歌手2025》播到第8期,节目组终于“憋”出点像样的东西了!一档顶着“华语乐坛顶级竞技舞台”光环的节目,前半程几乎沦为翻车现场,差点让人以为这是在办什么主题为“歌唱素人大赛”的晚会。可这期节目之后,终于能看出点“下血本”的迹象。
节目最初号称每位歌手都全开麦,主打真唱,乍一听,这不就是听歌爱好者春天来了的感觉吗?结果却是——有人音准跑偏、有人高音失速、还有人整段情绪失控。观众等着被治愈,结果大伙成了听觉外伤患者。
02
但这一周的第8期,节目组仿佛给舞台灌注了点灵气,终于让选手们不再像散兵游勇般毫无章法。从舞台设计到歌手表现,确实比前几期多了些诚意。米奇·盖顿、陈楚生、单依纯、GAI……绝大多数选手都交上了相对完整的答卷。舞台终于从“槽点大会”逐渐转向“竞技舞台”。
米奇米用一首Lady Gaga的《You and I》,直接炸出了在座所有观众的肾上腺素。那种气息和力量的控制,好像每一声唱腔都精准到可以调音师下岗。而我的老熟人陈楚生,还是一如既往的小火慢炖,把齐秦的《像疯了一样》唱得温柔绵长、细腻入心,完全是一种“就算不飙高音,也不能忽视我”的高级诠释。
甚至单依纯,这次抛弃了炫技路线,选了一首那英的《梦一场》。这本以为是自我放弃的妥协,结果却意外得到了听众的一致好评——她清冷的嗓音把歌唱得“清明又伤人”,或许这个舞台,本来就更适合她这样的真情流露,而不是花哨编曲和技术炫技。
这些好的舞台表现让我想说句心里话:其实观众好满足的。我们不是要求每一位歌手必能唱到封神,但你们得让我们感到“用心”,至少听的时候不会让人频频皱眉。
03
如果说这一期真正让节目“起死回生”的,绝对是揭榜歌手的回归。
当李佳薇一身银色礼服亮相,并开口唱出腾格尔的《天堂》第一句时,全场的空气好像都瞬间凝固。这可还真不是在夸大其词,电视机前观战的我,是从半躺的葛优瘫,瞬间切换到正襟危坐,生怕漏听了哪一个音调。
歌手为什么能够称之为“歌手”?不是因为他们更会炒话题,而是因为他们的一副好嗓子。从《煎熬》到《天堂》,李佳薇用几个高音直接震得观众鼓掌鼓到累。她没有炫技——也完全不需要炫技,干干净净就唱高了几层楼。最要命的是,全程气定神闲,好像随时能再来一套彩蛋。
再看另一位揭榜歌手艾莉西亚,这位巴西女歌手上来挑战火星电台,用一曲Shakira的《Whenever, Wherever》,舞台表现力直接MAX。她的嗓音富有通透感,节奏和肢体语言带着拉美音乐特有的狂热和灵动。让我直接在心头拍了一记直呼:这才是《歌手》该有的“国际范儿”。李佳薇是用实力把舞台撑起来,而艾莉西亚则是用情绪把观众带入。她不像是在比赛,更像是在和观众紧密联结,是舞台“要素感”的一种补充。
04
相比之下,被挑战的者来女就显得有些黯然失色了。这位自出场以来就争议不断的选手,似乎一直没能摆脱观众对其唱功的质疑。本期她带来《玉盘》,用到许多非遗元素,但架不住先天基本功不足,一些情感爆发段正中跑调陷阱,导致高音劈掉的瞬间几乎让我望向别处,实在令人遗憾。
看了这一期,我突然有了点新想法——这节目组是不是想通了:观众要看的不是“谁又整出幺蛾子了?”而是“场场都有历史级舞台”。与其硬拗玩花活的噱头,不如就踏踏实实把一个个真歌手找回来,创造出让人血脉贲张的音乐舞台。这才是节目的真正出路。
05
那么——《歌手2025》的后半程,能否保持这份回暖劲头?揭榜歌手的冲击力之后,能有更多的高能表演等着我们吗?
从前,这个节目打动观众靠的是响彻云霄的歌唱实力。而现在,如果歌手和节目组都能不再沉迷于话题和争议,真正回归音乐本身,那也许观众会愿意把注意力重新留住。疗愈人心才是音乐的终极目标。
一如既往求个讨论:这一期的所有突围,你们最喜欢谁的表现?留言区见,咱们聊聊!
来源:落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