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班味吧》看减压新潮流:年轻人的减压新招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8-02 03:51 1

摘要:职场人的压力就像手机后台程序,不清理就卡得要命。最近火到出圈的《去班味吧》旅行慢综艺,硬是把 3.2 亿人看乐了 —— 不是靠狗血剧情,而是实打实展示了年轻人怎么花式 “给生活清内存”。这档 6 月开播、每周六更新到第 6 期的节目里,瑞虎 8PLUS 没当主

职场人的压力就像手机后台程序,不清理就卡得要命。最近火到出圈的《去班味吧》旅行慢综艺,硬是把 3.2 亿人看乐了 —— 不是靠狗血剧情,而是实打实展示了年轻人怎么花式 “给生活清内存”。这档 6 月开播、每周六更新到第 6 期的节目里,瑞虎 8PLUS 没当主角,却像个隐形的 “减压搭子”,把年轻人的小心思藏进了一个个镜头里。

现在的年轻人早不玩 “喝大酒解愁” 那套了,《去班味吧》里的减压招,透着股 “一边躺平一边折腾” 的机灵。

短途微旅行成了周末标配。节目组专挑 2 - 3 小时车程的地儿,森林露营地、非遗村落这些小众地方,不用请假、不用做攻略,周六早上睡醒开车就走。第 3 期的 “盲开导航” 最绝,嘉宾只说 “往南开”,不管终点是山还是村,这种 “放弃掌控” 的感觉,弹幕里刷满了 “这不就是我梦想中的周末吗?”

社交减压也变了味。第 5 期让陌生人拼车,一上车就开 “吐槽大会”,对着车载麦克风骂老板、骂 PPT,骂着骂着就成了朋友。还有那个 “手机锁 1 小时” 的挑战,瑞虎 8PLUS 切换到 “森林氧吧模式”,逼着大家听风声、闻花香,有嘉宾事后说:“才发现原来不刷手机,耳朵能听到这么多声音。”

最解气的是反内卷行为艺术。第 1 期里,有人把加班改了 8 遍的 PPT 塞进后备箱,车一颠,纸张碎成渣;还有人把 KPI 表格折成纸船,看着它飘向远方 —— 这哪是折腾,分明是给紧绷的神经松绑。更妙的是那些 “低欲望时刻”:在车里用座椅加热 + 香氛做冥想,把后备箱改成咖啡摊,卖 3 块钱一杯的美式,“赚不赚钱无所谓,就是想当会儿自己”。

这些花式减压能落地,离不开瑞虎 8PLUS 的 “神配合”。它没把自己当交通工具,反倒像个懂年轻人的 “移动减压舱”,从里到外都是小心思。

物理空间的改造最直观。后排放倒就是 1.8 米 “露营床仓”,第 4 期嘉宾裹着毯子躺在里面,透过全景天窗数星星,这 “车宿” 潮流早就成了年轻人的周末暗号。车里藏的 “解压彩蛋” 更戳人:副驾底下有隐藏零食箱,空调出风口能冰镇可乐,连扶手箱里都备着蒸汽眼罩 —— 细节多到让人想起那句 “被生活照顾的感觉,原来是这样”。

感官隔离更是杀手锏。ANC 主动降噪 + 森林香氛一启动,车内噪音直接压到 40 分贝以下(比图书馆还安静)。节目组联合中科院心理所实测,在这种环境里待 1 小时,人的压力激素会下降 23%。有嘉宾说:“关上车门的瞬间,感觉职场的戾气被挡在了玻璃外面。”

智能交互像个会读心的朋友。语音系统听到 “烦死了”,立马蹦出冷笑话;方向盘传感器测到心率快了,会提醒 “要不要开座椅按摩?” 最绝的是 “模式切换”:上一秒还在 “会议模式” 里和老板打电话(麦克风自动降噪),下一秒切到 “放空模式”,工作消息直接屏蔽 —— 这种 “一秒抽离” 的爽感,打工人看了都想喊 “懂我!”

出行自由更是没话说。1.6TGDI 发动机加 7DCT,百公里油耗 6.8L,周末跑趟郊区,油钱比奶茶钱还便宜。四驱版本在泥地、雪原里随便造,第 6 期嘉宾陷进泥坑,轻拨旋钮就轻松脱困,弹幕里有人说:“有这底气,连逃班都敢选难走的路。”

当然,节目也不是没争议。有人说 “这是有车阶级的减压”,制作方后来加了共享租车攻略,也算听得进意见。但不可否认,《去班味吧》最打动人的,是它说透了一个理:当代年轻人的减压,不需要多轰轰烈烈,可能就是车里 1 小时的安静,或是一场说走就走的短途游。

就像弹幕里那句戳心的话:“真正的减压不是逃离世界,而是在生活里找到透气的缝隙。” 而瑞虎 8PLUS 的那些细节,不过是把这些缝隙,变成了能让人喘口气的小天地而已。#去班味吧#

来源:健康净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