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台灯光暗下,美国歌手格瑞丝·金斯勒(Grace)最后一次在《歌手2025》的舞台上鞠躬致意。2025年7月11日的直播现场,这位曾两度夺冠的外籍选手以第七名的成绩意外出局。镜头扫过备战区,中国歌手单依纯面色凝重,沉默地注视着这一结果,紧抿的嘴唇和低垂的眼帘写
舞台灯光暗下,美国歌手格瑞丝·金斯勒(Grace)最后一次在《歌手2025》的舞台上鞠躬致意。2025年7月11日的直播现场,这位曾两度夺冠的外籍选手以第七名的成绩意外出局。镜头扫过备战区,中国歌手单依纯面色凝重,沉默地注视着这一结果,紧抿的嘴唇和低垂的眼帘写满不解与失望。当主持人宣布结果的话音刚落,她第一个起身,径直走向Grace,给了这位异国竞争者一个长久的拥抱。
这场看似平常的淘汰赛,却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掀起舆论海啸。单依纯在后台采访中的发言像一颗炸弹投向节目组:“她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倾注于这个节目中,展现了真诚与热忱,演唱的表现更是无可挑剔。” 近乎直白的控诉将《歌手2025》推上风口浪尖。
争议的核心直指Grace本场演绎的中文歌曲《闪闪惹人爱》。为攻克语言障碍,这位22岁的美国女孩手写拼音稿反复练习,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然而她的努力换来的却是垫底排名,甚至不敌表现平平的李佳薇和GAI。网友迅速翻出历史数据——前八期比赛中Grace两次夺冠,多次位列前三,综合实力远超第六名的GAI。
节目组的“操作痕迹”在观众的火眼金睛下无所遁形。抽签环节中,Grace意外抽到首位出场——这在直播赛事中通常意味着劣势;而淘汰结果竟与三日前网络流传的“剧透名单”高度吻合。社交媒体上,“#歌手剧本太明显#”话题迅速升温:“一边消费外籍歌手唱中文歌的噱头,一边不给公平评判标准,把选手的诚意当什么了?”一条获赞超5万的评论道出观众愤怒。
更深层的矛盾早已埋下伏笔。两周前,Grace在后台分享童年伤痛时泪洒现场的画面引发广泛同情;而单依纯因赛制不公产生退赛念头的消息也在圈内流传,导致她后续选歌日趋随意。此次淘汰如同导火索,点燃了长期积累的不满。
“支持单依纯的黑脸自由!”的声浪席卷网络。在网友拍摄的观众席视频中,单依纯离场时依然面色冷峻,与节目组人员零交流。这场沉默抗议的背后,是音乐竞技类节目长期存在的痼疾——当国际化沦为口号,当流量压过艺术,公平的天平早已倾斜。
随着Grace的离开,《歌手2025》舞台上仅存三位华裔歌手。这场由一张“黑脸”引发的行业反思仍在发酵,它照见的不仅是某个节目的困境,更是整个音乐综艺生态在娱乐化与专业性之间的艰难平衡
来源:绿城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