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说,《梨园春》的好是她带起来的,可后来的问题,也跟她当了制片人有关系。主要是一个“假”字,比如她对身高不满意,脚下那十几公分的高跟鞋就没变过。
河南卫视的《梨园春》,以前那可是真火,多少年的金牌栏目了,打1994年就有了。特别是那个戏迷擂台赛一搞,全国都知道了。
现在这节目,感觉有点变味了,不少老观众都说看着心里不是滋味。
要说这节目的当家人,得提庞晓戈。她不光是主持人,还是制片人,里里外外一把抓。
有人说,《梨园春》的好是她带起来的,可后来的问题,也跟她当了制片人有关系。主要是一个“假”字,比如她对身高不满意,脚下那十几公分的高跟鞋就没变过。
还有人说她操纵比赛,这事传了很久,后来白燕升也出来说过里头的黑幕。请些外行来当评委,包装些所谓的“戏迷”,其实都是专业演员。
就说那个请评委的事,请些相声演员、小品演员过来,点评戏曲,总觉得说不到点子上。他们来可能就是混个脸熟,拿点出场费。
以前还有些外聘的主持人,像程成,主持得有活力,但话太多,农村人讲话痨。还有那个白燕升,央视出来的,很专业,可他一上台,感觉舞台上他才是主角,真正的演员倒成了配角。现在他俩都不在了。
再说说李树建老师,他在戏曲界的地位很高,豫剧院的院长,省剧协的主席。
网上给他起了好几个名号,什么“洗面帝”、“李大哭”、“李掉刀”,名气都挺响。他在台上表演,经常哭得稀里哗啦,表现那种悲痛。可这是个大喜的日子,老百姓看的是个乐呵,场场这么哭,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还有小香玉,她本名叫陈百玲。小香玉这个艺名是常香玉大师给的,但后来因为俩人理念不合,大师临终前说要收回这个名字。所以她现在还用这个名字,就有点争议。
她在《梨园春》上,主持人喊她“香玉姐”,她也听着。总感觉这么叫,对常香玉大师不太尊敬。
范军也是台上的常客,他是说相声的,后来拜了常香玉大师当徒弟。说学逗唱是他的基本功,可要说在豫剧上有多深的造诣,那就不好说了。他能唱几段常派的经典,点评业余选手还行,点评专业演员就差点意思。
再看张晓英,她是咱们河南戏曲里少有的彩旦、女丑。她一出场,那个扮相,就是为了逗大家乐。有人说她这是中原第一美,但这个“美”可能和大家想的不太一样。
唐满意也是个反串演员,很特别。一个大老爷们,身板那么壮,唱出来的声音却很婉转。庞晓戈估计是看中了他这一点,希望能有李玉刚那样的效果。他会的戏路子比较窄,跟李玉刚还是没法比。
还有个叫白军选的,他演“恶婆婆”出了名,一个大男人演个厉害的婆婆,获得了不少奖,现在还是省曲协的副主席。
喀麦隆来的那个留学生刘汴京,也成了李树建的徒弟。他喜欢中国文化,学豫剧,这本来是好事。他皮肤黑,演包公都不用化妆。但是让他去演《朝阳沟》里的栓保,就看着有点奇怪了。
来源:品则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