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仅仅几分钟前,他第一轮帮唱才拿了第三,几乎没人相信他能赢。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现场观众泪光闪烁,网络直播间被“听哭了”、“封神”刷屏。
“黑幕吧?”“剧本太明显了!”“这歌名是预言家吗?”
当陈楚生第二轮独唱的歌曲名字——《获奖之作》——出现在《歌手2025》总决赛直播屏幕上时,弹幕瞬间炸开了锅。
仅仅几分钟前,他第一轮帮唱才拿了第三,几乎没人相信他能赢。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现场观众泪光闪烁,网络直播间被“听哭了”、“封神”刷屏。
这位44岁、被网友戏称为“万花丛中一点生”(因为他是七强里唯一的男歌手)的老将,竟真的逆袭夺冠,成为《歌手》历史上第一位全程唱自己写的歌拿到冠军的歌王!
从“陪跑”到“登顶”:一场教科书级的逆袭
总决赛的规则很残酷:两轮演唱,各占一半分数,没有提前淘汰。陈楚生第一轮和摇滚大咖郑钧合作《赤裸裸》,虽然燃炸全场,但只排第三。
不少观众都替他捏了把汗:看来今年歌王又没戏了?但陈楚生没慌。第二轮,他抱着吉他,独自走上舞台。
追光灯下,没有华丽的伴舞,没有炫技的高音,只有他真诚的歌声。
那首《获奖之作》,歌词像在讲每个普通人的故事:“颁给十八岁的追梦与扑空/也颁给养家后的薪酬与负重”。特别是那句“你要记得,你也是某人的获奖之作”,像一股暖流,瞬间击中了无数人的心。
大屏幕上闪过他从19岁酒吧驻唱到2007年《快男》夺冠的老照片,唱到“听见谁喊我乳名,我已满头白发”时,连街头看直播的路人都忍不住擦眼泪。
他硬是靠这首“走心”的歌,以23%的现场观众投票率,实现了惊天大逆转!
歌名惹争议,歌声赢人心
其实,《获奖之作》这首歌在比赛前就写好了,歌名纯属巧合。
总决赛前公布曲目时,“获奖之作”四个字立刻引发了巨大争议。“还没比就说自己获奖?”“肯定内定了!”各种猜测满天飞。
陈楚生没有过多解释,他用舞台说话。这首歌由写过《孤勇者》的著名词人唐恬操刀,它没有歌颂奖杯的荣耀,反而把“奖”颁给了生活中的平凡与坚韧。
乐评人评价这是“温柔暴击”——用最朴素的旋律,说出了最打动人心的道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外界的奖杯,而在于你本身,就是爱你的人心中最珍贵的“获奖作品”。
争议中的歌王:实力还是“剧本”?
陈楚生的夺冠,当然不是一片掌声。有人觉得,美国歌手米奇·盖顿那能掀翻屋顶的高音、单依纯充满新意的表演,才更符合“歌王”的标准。
还有人翻旧账:加上这次,他已经在湖南台的《快男》《披荆斩棘的哥哥》和《歌手》拿了三次冠军了,是不是太“巧”了?
面对质疑,陈楚生很坦诚:“要真是‘皇族’,我这三个月也不用靠安眠药才能睡着了。”捧起奖杯时,他说得更实在:“舞台上没有真正的‘歌王’,每个歌手都是独特的。这个奖杯只是告诉我:爱音乐,音乐就会爱你。”
这份清醒,是他25年摸爬滚打换来的——从一夜爆红到天价解约风波,从低谷沉寂到默默坚持创作。当他说出“我当然对得起歌手这两个字”时,背后是二十多年酒吧、舞台的千锤百炼。
十八年轮回:从选秀冠军到原创歌王
2007年,陈楚生抱着吉他,唱着《有没有人告诉你》拿下《快乐男声》冠军;2025年,他再次夺冠,这次唱的是自己写的《获奖之作》。整整十八年,仿佛一个圆满的循环。
他的胜利,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全程靠自己的原创歌曲夺冠,这在《歌手》历史上是头一回!
这标志着音乐竞技节目,正在从单纯的“比谁唱得好”,转向更看重“歌有没有灵魂”。几十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称赞他“为音乐综艺注入了品格”。
《光明日报》说他的歌传递了“致敬平凡人”的价值观。在这个充斥着翻唱和流量的时代,陈楚生这场“土生土长”的胜利,像一道光,照亮了什么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音乐力量。
陈楚生手捧奖杯,台下是山呼海啸般的“歌手!歌手!”的喊声。他低下头,轻声说:“19岁在酒吧唱歌时,我从没想过会有这一天。”
这一刻,时光仿佛重叠——当年那个青涩的《快男》冠军,和如今沉稳的歌王身影合二为一。
当舞台越来越追求技巧和国际范儿时,。
灯光渐暗,《获奖之作》的旋律似乎还在回响,它提醒着我们:人生的奖杯,或许不在聚光灯下,而在每一个被爱、被珍视的平凡瞬间里。这,才是陈楚生这场“爆冷”夺冠,带给所有人最大的震撼和温暖。
来源:小蜜蜂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