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样的人也能夺冠?演都不演了?”最近,《歌手2025》落下帷幕,陈楚生以断层票数斩获“歌王”称号,本应是荣耀时刻,却不想这“冠军头衔”掀起了轩然大波,让陈楚生深陷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样的人也能夺冠?演都不演了?”最近,《歌手2025》落下帷幕,陈楚生以断层票数斩获“歌王”称号,本应是荣耀时刻,却不想这“冠军头衔”掀起了轩然大波,让陈楚生深陷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黑幕”“不公平”的质疑声,如汹涌潮水般瞬间将湖南卫视官方账号的评论区淹没。有人觉得节目热度全靠单依纯、马嘉祺等选手带动,可最后冠军却花落陈楚生,实在难以理解;还有网友翻出所谓的“后台剧本”,直呼节目组这次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 。
争议的焦点首先落在结果的“出人意料”上。单依纯无疑是本赛季最耀眼的存在,一首《李白》全网刷屏,两次拿下周冠军,专业乐评人赞其“天赋与技巧并存”。
决赛夜她与王力宏合作的舞台被赞“年度最佳”,却在最终投票中惜败。镜头扫过她泛红的眼眶,那欲言又止的模样,让不少观众心疼:“凭实力明明该是她。”
更让舆论沸腾的是一张提前泄露的内部排名图。决赛结果公布前十分钟,网络上突然流出一张模糊照片,“陈楚生”三个字清晰地排在首位。
起初没人当真,直到官方结果揭晓——两者分毫不差。“连演都懒得演了?”观众的愤怒瞬间爆发,要知道,总决赛排名向来是最高机密,这般“巧合”难免让人联想到“剧本”二字。
回溯比赛细节,质疑声更显尖锐。陈楚生决赛演唱《有没有人告诉你》时,副歌部分高音破音,几乎成了“蚊子叫”,弹幕当场炸开:“这水平也能进决赛?”可投票环节,他不仅力压单依纯、汪苏泷等选手,还以专业评审第一晋级终极PK。对比此前周深因一个错音被骂上热搜的遭遇,网友直言“双标得太明显”。
更深层的争议指向“资本护航”的嫌疑。陈楚生是芒果台的“老熟人”,2007年《快乐男声》冠军出道,2023年《披荆斩棘的哥哥》再夺双冠,此次成首位“三料冠军”,“资源倾斜”的质疑从未断过。有网友翻出他早年与天娱的违约金纠纷,直言“旧怨虽解,资本痕迹难消”。
尤其半决赛他演唱忘词,镜头却反复给到粉丝欢呼特写,失误被剪得几乎不见;而单依纯的高光表现却遭恶意剪辑,这般操作更让观众觉得“比赛成了资本游戏”。
不可否认,陈楚生在乐坛有一席之地,他自曝“三个月靠安眠药入睡”的压力也令人唏嘘。但观众愤怒的,从来不是“他能不能夺冠”,而是“凭什么这样夺冠”。当破音能被忽略,实力唱将遭压制,“唱得好”不再是硬标准时,音乐竞技的初心何在?
《歌手》系列的公平性质疑早有先例,从韩磊“靠资历夺冠”到结石姐“凭国际咖加分”,每届都有“剧本说”。但这次争议如此激烈,源于观众对“实力说话”的期待愈发强烈。大家想要的,不过是一个纯粹的舞台——让好歌声被听见,让真本事被看见。
陈楚生的“歌王”奖杯已落定,但这场争议留下的拷问仍在:当套路盖过真诚,资本胜过实力,再辉煌的IP也会失去人心。希望下一季,能少些算计,多些对音乐的敬畏,毕竟观众的耳朵,才是最公正的评审
来源:大杨体育直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