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花少7》再掀争议:从“综艺蝗虫”到“反矫斗士”惹争议?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8-16 23:14 2

摘要:当《花少7》导演组试图用"谁给那姐报的名"制造剧本冲突时,那英一句"是你们导演组找的我啊"直接撕碎综艺套路,附赠暴击三连:"非要问?真说了你又不乐意!憋着更难受!"这段58岁天后手撕剧本的高能场面,让#那英真回答了你又不乐意#瞬间爆上热搜,也再次将她推向舆论的

当《花少7》导演组试图用"谁给那姐报的名"制造剧本冲突时,那英一句"是你们导演组找的我啊"直接撕碎综艺套路,附赠暴击三连:"非要问?真说了你又不乐意!憋着更难受!"这段58岁天后手撕剧本的高能场面,让#那英真回答了你又不乐意#瞬间爆上热搜,也再次将她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赞她是"反矫教科书",也有人骂她"综艺蝗虫"。这位手握《好声音》《浪姐》《歌手2024》多档爆款的天后,究竟是真性情还是低情商?

从《好声音》时期"带出冠军导师"的专业形象,到《浪姐》里"把宁静聊崩溃"的社交悍匪,再到《花少7》"分冰棍像分赃"的暴力美学,那英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歌手到综艺咖的蜕变。与其他常驻嘉宾不同,她从不遵循黄渤式高情商话术,也拒绝沈腾类喜剧套路,而是以"东北大妈唠嗑式"直白创造名场面:经费超支就提议全员直播带货,看到节目组挖坑直接翻白眼,连分冰棍都要手起刀落切成七段。

这种"不按剧本走"的独特性,在《花少7》达到巅峰。当张晚意用"演宫廷戏呢"回怼导演组挑拨,当马思纯的10小时睡眠需求获全员支持,那英的存在就像团队里的"人形拆弹器",总能用菜市场砍价式的务实化解节目组设计的矫情冲突。有网友统计,仅前两期她就贡献了7个热搜词条,效率堪比专业营销公司。

本季《花少》最颠覆性的变化,是嘉宾们集体觉醒的"反内耗"默契。冰棍分割事件中,节目组精心设计的经费矛盾被那英水果刀一切终结;睡眠公约环节,全员无视熬夜任务坚决捍卫休息权;就连采访环节都变成"怼导演"大赛,龚俊的"哪有那么多勾心斗角"和张晚意的"我就是个P"让后期字幕组绝望打上"计划通·失败"。

这种摆烂式应对意外成就了本季最大看点:当李沁用泡面辣椒酱解决饮食分歧,当陈数秒批《反内耗公约》,观众发现没有剧本抓马的旅行综艺反而更真实有趣。据酷云数据显示,首播收视率较上一季提升23%,豆瓣开分8.1创系列新高,证明"情绪稳定淡人"模式正在打破综艺必须撕X的行业魔咒。

支持者将那英捧为"内娱综艺照妖镜",她的"英式反问三连"被做成职场怼领导模板,分冰棍片段更被解读为"00后整顿职场"的先导片。网友@娱乐显微镜指出:"当杨幂在《花少4》还在演姐妹情深时,那英直接掀桌告诉观众:所谓真人秀都是节目组求着明星来的。"

但质疑声同样尖锐。有人翻出《好声音》时期"刀郎事件",认为其言行本质是倚老卖老;豆瓣小组热议"那英式直率"的性别双标:"换成男明星早被骂爹味了"。某匿名制片人透露行业矛盾心态:"我们需要那英制造话题,但又怕她突然爆料节目黑幕。"

《花少7》的口碑逆袭并非孤例。《地球超新鲜》靠素人赶海收视破1,《五十公里桃花坞》因"650元餐费事件"翻车后,第三季改打温情牌反而回暖。这印证了艺恩数据的调研结果:2023年综艺用户最反感元素TOP3分别是"刻意冲突"、"剧本痕迹"和"道德绑架"。

但转型谈何容易。某卫视导演坦言:"现在策划会最常讨论的不是创意,而是'这段播出后那英会不会发微博拆台'。"当《中餐厅》还在用"明学"套路时,《花少7》嘉宾已学会用"龚俊式傻笑"化解节目组挖坑。这种明星与制作方的博弈新关系,或许正是行业进化的关键拐点。

真实感正在成为娱乐工业的稀缺资源。那英现象的本质,是观众对过度包装的反噬——我们既渴望看到明星卸下伪装,又担心真实会刺破幻想。正如网友那句神评论:"英子姐的嘴,量出了内娱综艺假戏真做的尺度。"当综艺不再需要"演"的时候,或许才是真正"秀"的开始。

来源:加油文又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