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卦来了,准备好小板凳...赵露思在定制综艺《小小的勇气》中又一次提起自己的病情,这番话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说给镜头听的?这瓜又甜又暴击,咱们慢慢道来。
八卦来了,准备好小板凳...赵露思在定制综艺《小小的勇气》中又一次提起自己的病情,这番话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说给镜头听的?这瓜又甜又暴击,咱们慢慢道来。
据节目最新一期内容,赵露思在完成高空挑战任务后情绪激动,提到自己"从小就有恐高症,这个病一直困扰着我"。这已经是她在该综艺第n次提及自身健康状况,此前她还详细描述过失眠、焦虑等经历。节目组很贴心地给了长达三分钟的特写镜头,背景音乐渲染得相当到位。
别急,故事才刚开始...翻看赵露思近两年的公开行程,这位当红小花在各大剧组连轴转,去年同时轧三部戏还能保持社交媒体日更。某知名制片人在私下交流时曾感叹:"露思是我见过最拼的95后,连续工作36小时还能保持最佳状态。"这种工作强度,与她节目中描述的"病弱"形象似乎存在些许违和。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细心的网友整理出时间线:每次她提起病情,都恰逢新剧宣发期或商业代言官宣前。比如上次讲述失眠经历是在某床垫品牌合作官宣前一周,而这次恐高话题出现时,其主演的都市剧正在预热。这种巧合,连营销号都不敢这么编。
从专业角度分析,这种操作埋下了潜在风险。艺人过度消费"病弱"人设,容易引发观众审美疲劳。某资深宣传总监透露:"现在观众越来越精明,硬凹人设很容易翻车。真诚才是最好的公关策略。"事实上,在节目弹幕和社交平台讨论中,已经出现"又来了"、"听腻了"等负面反馈。
但!重点还在后面...赵露思团队对此事的处理堪称教科书级别。他们没有强行解释,而是在粉丝自发组织的公益活动中,让艺人以志愿者身份低调现身。这种"用行动代替辩解"的策略,反而赢得了不少路人好感。看来她的团队深谙"黑红也是红"的流量法则,但更懂得及时止损。
这事看似结束,但实际上...业内对定制综艺的真实性讨论由来已久。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综艺导演坦言:"所谓'真人秀',剧本完成度往往比电视剧还高。"当红艺人参与定制综艺,本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形象工程。赵露思这次操作,不过是行业常态的缩影。
今天的瓜就吃到这里...各位觉得这种"病弱"人设还能玩多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老刘说完,散会。
来源:综艺迷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