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宣仪浪姐二公抢人抢歌太drama!网友怒批:吃相难看,难怪不红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4-07 06:00 3

摘要:二公选人抢歌环节简直就是一出好戏,这位前人气女团成员,展现了什么叫“为了出位不择手段”。

文丨A

浪姐新季又掀波澜,吴宣仪这次真是“自找麻烦”了。

二公选人抢歌环节简直就是一出好戏,这位前人气女团成员,展现了什么叫“为了出位不择手段”。

网友看了都直呼受不了,这吃相实在太难看。

其实吴宣仪从节目一开始就争议不断,舞台表现也就算了,那言行举止更是让人大跌眼镜。

这次风波更是把她的“真面目”完全暴露无遗。

她那戏剧化的操作,看得人尴尬又生气,社交媒体上“吴宣仪情商掉线”的话题直接冲上热搜。

但说到底,《乘风2025》本质上还是个综艺竞技类节目,大家都有自己的野心和胜负欲,这完全可以理解。

而节目组这么安排的背后,有隐藏着怎样的用意呢?

吴宣仪和祝绪丹为了《本草纲目》的表演权掀起轩然大波,这事闹得可不小。

祝绪丹作为周杰伦的铁杆粉丝,对这首歌那是真爱无疑,早就在镜头前表达了自己想唱这首歌的心愿。

可惜啊,吴宣仪凭借精明的卡牌策略强势抢下了这首歌,以4:3的微弱优势拿下了《本草纲目》,

逼得祝绪丹只能转而挑战难度更高的歌曲。

消息一出,网友们立马就炸了。

支持吴宣仪的人说她没错,毕竟在这种“不抢就可能被淘汰”的节目规则下,她的选择完全合理。

但更多人却觉得她太缺乏同理心,指责她明知道对方把这首歌视为信仰,还用战术来碾压,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竞技了,简直是在诛心。

更有人翻出吴宣仪以前“怼粉丝穿搭”的陈年旧账,

直言她这低情商人设保持得可真是一丝不苟,十年如一日。

说到底,这场争议背后折射的是综艺节目剧本与真实情感之间的冲突。

节目组想靠戏剧性的冲突来制造话题,可观众们却更期待看到姐姐们之间那种温情互助的画面。

当“赢的欲望”凌驾于“姐妹情谊”之上,吴宣仪自然成了众矢之的,

节目组也被质疑是故意设置规则来制造对立,好让收视率蹭蹭往上涨。

选人风波

相比于抢歌争议,二公选人环节的“灭灯事件”,让吴宣仪在团队协作方面的问题,暴露得更加彻底。

要说吴宣仪这人,骨子里的好胜心简直不要太强,这不,在选人环节,她又闹出了大新闻。

人气选手卡琳娜主动表示想加入她的队伍,吴宣仪一开始是亮灯的,看起来很欢迎。

没想到眼看着卡琳娜都要加入她的队伍了,她却在关键时刻突然灭灯,

给出的理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说是希望卡琳娜尝试其他风格的歌曲。

但显然观众对于这个解释并不买账。

她这一操作下来,不仅让卡琳娜惨遭轮空,还直接导致其他队长做出了误判。

更具戏剧性的是,队友VaVa也不是好惹的,直接反手就灭了吴宣仪的灯,原本看着和谐的姐妹情深,瞬间变成了“狼人杀现场”。

网友们对这种行为可不会手软,直接开喷:

“既要立为队友着想的人设,又想暗中淘汰潜在竞争对手,太双标了”。

还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她的好胜心已经膨胀到忽略了团队整体利益的地步,

选人时只想着组最强战队,完全不顾姐妹之间的信任与默契。

随着事情的发酵,网友的质疑声浪一点没减,她这些做法,直接导致路人缘暴跌,连她自己的粉丝都看不下去了。

实力与舆论的争议

其实了解吴宣仪的人都知道,她的舞台实力一直都非常过硬。

早在火箭少女时期,她就已经跻身“双C”之列,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到了《浪姐6》,她的唱跳水平更是稳居SuperA梯队,业务能力简直没得挑!

可惜的是,场外频繁出现的“情商争议”像一把无形的刀,不断消耗着观众对她的好感度。

但是在如今的娱乐圈,或者说是在各行各业,实力只是敲门砖,情商才是通行证。

吴宣仪就是输在不会做人上。

说起来,内娱竞演综艺的评分机制一直都是饱受诟病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节目组似乎更偏爱那些能制造“话题”的选手。

而那些真正努力、有才华的艺人,却常常沦为炒作的陪衬,吴宣仪的遭遇就是个典型例子。

“黑幕论”和“低情商”这两个标签一旦叠加在一起,就算她在节目上表现得再出色,也难逃舆论的口诛笔伐。

如今的观众真是矛盾,嘴上喊着“别再当甜美无脑花瓶了”,盼着女星能够有点事业心,展现自己的实力和野心。

可一旦女星真的拼命争取、表现出强势来,立马又被骂“吃相难看”,这种两面夹击在吴宣仪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费尽心思争C位,结果被扣上“女团病”的帽子,

因为保持身材过度导致体脂率太低,不但没人同情,反而被嘲是“自虐博同情”。

吴宣仪的困境不过是行业对女性野心双标的一个缩影罢了。

在这种环境下,女明星们真是进退两难:努力了,叫急功近利,自信点,就成了傲慢。

行业反思

《浪姐》系列号称是为女性发声的综艺,结果到头来还是靠“争议”和“内卷”吸引眼球,吴宣仪的遭遇简直是整个节目最大的讽刺。

本来观众期待着看一群30+的女性互帮互助、携手前行,没想到看到的全是撕逼大战。

从抢歌环节的勾心斗角,到选人时刻的“灭灯闹剧”,再到那些评分背后不为人知的猫腻,每一次热搜都在透支观众对这档节目的好感度。

说白了,节目组根本不在乎什么“姐姐精神”,他们只关心流量和热度。

如今的综艺市场已经被各种套路和炒作玩法占满,观众早就审美疲劳了。

真正的观众不需要这些虚假的“话题点”,他们想看的是真实、坦诚的竞技和实力的对决。

行业该好好反思了,一味追求短暂的流量热度,只会让节目越走越偏。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只怕综艺圈的路只会越走越窄,最后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来源:小妮妮解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