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丁真珍珠,2020年11月,一段几秒钟的视频把来自四川甘孜理塘的藏族少年送入公众视野。不到一个月,他以“甜野男孩”的形象从牧民摇身顶流,还被家乡邀请当旅游大使,一时风光无限。
丁真个人海报。
丁真、柯淳,他们的人生轨迹本不会相交,如果没有流量。
丁真珍珠,2020年11月,一段几秒钟的视频把来自四川甘孜理塘的藏族少年送入公众视野。不到一个月,他以“甜野男孩”的形象从牧民摇身顶流,还被家乡邀请当旅游大使,一时风光无限。
如果说丁真的一朝天下闻是互联网时代流量裂变的个体代表,那么柯淳被更多人认知,乘上的是数字文娱产品迭代的风口。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425亿元的同时,微短剧在当年的行业产值突破了500亿元。柯淳作为“短剧一哥”,手握20亿播放量的作品,那可能是许多演员整个演艺生涯无法企及的数据。
现在,两位不同意义上的“顶流”出现在了同一档节目——由优酷和浙江卫视联合出品的《无限超越班》无负成长季。这档定位青年演员演技研习的综艺里,当然也有以往同类型节目常见的分类,如初入行的、成名已久的、自带流量的、等待被看见的、科班出身或是跨界而来的,不一而足。但素人、风口领域新贵以及一些新闻当事人的到来,还是激发了大众的好奇心。
在横店,本报记者见到了被流量重塑人生的他们。热搜过后,他们想要做个好演员的愿望能达成吗?剥离了标签,综艺能成为好演员的真路径吗?
起点
“声台形表……还是表演吧。”沉吟许久,丁真选出了他自认为目前相对不处于劣势的演艺技能。
比起当年骑马放牧的视频里带着未经雕琢的野性纯真,记者眼前的丁真,童真依然。他坦承上节目前没接受过系统训练,对导师和艺员也几乎零认知,分享自己喜爱的影视作品是童年记忆里的《西游记》和各类动画片。但他不再是真正的“素人”。他会有模有样地在采访开启和结束时给自己打板;会在被问及网络批评与热度一同来袭时,故作老成地吐露一句,“谁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开心就好”。看起来,他手里已经握有一本“演员入行指南”,但距离领悟、做到,尚需时日。
“演员是谁都能来分一杯羹的职业吗?”几年前,章子怡在演技综艺里的“灵魂拷问”至今在行业振聋发聩。做演员,究竟存在门槛吗?《无限超越班》本季总导演范家驹也是当年名场面的见证者。他坦言,如今演员职业的多元起点,源于行业生态的多样性。他将演技类综艺的发展大致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寻找“宝藏演员”,探讨何为“好的表演”;第二阶段伴随着行业资源向一批流量明星流动,大家希望在流量与内容间找寻平衡之道;现在,当演艺行业的边界在电影、电视、短视频、横屏短剧、竖屏微短剧的扩容中消弭,“不问出处”已成了常态。“跨界的、草根的、偶像出道的艺人都进来了,行业在变,我们试图应答新的行业命题。”
以丁真为例,从牧民到旅游大使,从网络顶流到汹涌流量退潮后真正开启一份职业,他的转型路本质上是对自我核心竞争力再认知后的一次升级。“一张白纸”上写文章,题材、体裁、运笔都是讲究。写什么?参加《无限超越班》之前,丁真几次公开亮相或是纪录片的客串,亮出的都是他本人。第一期节目上线,导师们现场给零基础新人来了一堂体验课——真听真看真感受,用身体的真实反馈驱动表演的能力。
不过,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零基础、感受型的丁真,真的能在节目结束后得到一份offer吗?“特别难的一个点在于,哪怕我当下给了你offer,影视剧周期特别长,从邀约到最后拍成还要一年多的时间。”范家驹承认,演员的“就业”往往不是速成的,关键在于让平台、制作方看到演员身上的潜力。一个广为人知的案例是,编剧贾东岩在参与《我就是演员》时看到了檀健次、金世佳的表演,后来,三人真的在《猎罪图鉴》第一季中达成了合作。
“在打通市场这方面,我们会邀请更多行业内制片人,给艺员们更多的面试机会。”范家驹说,“演员总是希望演更好的角色,而我们恰恰集齐了圈内的好资源:不光是导师,还有我们背后整个行业的资源,这对演员来说,益处很大。”
正名
和丁真一样,柯淳也是00后。从计算机专业毕业两年后,误打误撞拍了短剧。凭借《顶级豪门总裁成了我的金丝雀》《好一个乖乖女》等30余部热剧、爆款,短时间内一跃成为“短剧一哥”。
集均播放量七八千万,日薪两万,最多时一天62场戏——在短剧界干得游刃有余、风生水起,柯淳为什么要来参加演技类综艺?他本人说:“想为短剧正名,精品化也是短剧的发展方向。”导演组的看法:“我们会对各种行业新兴话题有所侧重,想通过演员的现状,来反映行业。”在微短剧界闯出名堂的柯淳、李沐宸,折射的正是微短剧对长剧的冲击。
正式亮出演技前,柯淳先带来了属于微短剧的鲜活气质。面对探班记者的镜头,他调侃自己“演霸总时不羞耻”,自嘲“怕被亲友要求报销看剧费用”。外界对短剧难免“狗血”“浮夸”的质疑,他侧面回应,将短剧比作“刀”,是表演武器库里适用于不同体裁类型作品的其中一把。具体到《好一个乖乖女》为什么能点燃观众热情,他借近期高分韩剧《苦尽柑来遇见你》表达观点:“影视化让我们相信爱情亲情友情。”
整个探班现场,因柯淳的出现,有了非一般的热闹;甚至对于行进到第三季的《无限超越班》来说,微短剧演员的登场气息,都是非一般的。这股“热闹”背后,与其说是微短剧演员的职业态度、他对行业的理解,毋宁看成,是网友审美变迁与微短剧“贴地感”之间的互文。戏里,微短剧的强情绪输出和快节奏叙事,契合了当代观众的碎片化娱乐需求。而戏外,来自于微短剧演员的“活人感”,让看腻了传统影视行业“橱窗法则”的观众清风拂面——那些被精心包装的完美人设、格式化的营业话术,在柯淳“剧里高冷,剧外鲜活”的反差感面前不堪一击。某种程度,微短剧作为影视行业的“闯入者”,在以中小成本博取大工业的同时,也压缩了从业者与观众间的距离,而柯淳正是这次审美转向“去精致化”趋势的高度浓缩。
演技类综艺最初的设想是想让观众“认识好演员和好演技”,而探讨“好演员的标准”在当下也显得恰逢其时。什么是“好演员的标准”?尔冬升用“艺德、专心、对行业有热情”来概括,李诚儒的“三好”异曲同工——文化好、品行好、形象好。刘涛更直言,在她的演艺生涯前期,没有强大经纪公司做后盾,只能靠自己一家家跑剧组、一次次试戏,在贴地的生活中学会自洽与成长,也在真实的人生体验里感悟表演这件事,“但现在的年轻演员,很多都被人包围,却离‘人’很远”。
不谋而合的是,节目前期策划时,导演组讨论艺德和演技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和TVB的前辈老师们聊得越多,越觉得,‘艺德好的演员,演技不会差’。如果你真的能做到不迟到,该背的稿子背了,该做的功课做了,演技自然而然会有长进。如果你一拍完就开始玩手机、上房车,怎么可能把人物塑造好?”范家驹说,几个月的时间也许无法让演员速成,“但至少在短时间内能让青年演员找到自己的问题,知道可以往什么方向努力”。表演或者影视行业,不应该只是流量的附庸,而是需要用实力在短视频时代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坐标系。(文汇报记者 王彦)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