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充电之旅”,贵州广电新闻主播强化训练营23名学员走进中国传媒大学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12 22:10 2

摘要:4月18日至20日,贵州广播电视台携手中国传媒大学启动“2025贵州广电新闻主播强化训练营”项目,贵州台的16名青年主持人和7名《贵州新闻联播》在岗播音员走进中国传媒大学,开启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充电之旅”。

4月18日至20日,贵州广播电视台携手中国传媒大学启动“2025贵州广电新闻主播强化训练营”项目,贵州台的16名青年主持人和7名《贵州新闻联播》在岗播音员走进中国传媒大学,开启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充电之旅”。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喻梅对学员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说,看到这么多年轻的学员很高兴,一线的青年播音员主持人也亟待成长,希望此次培训能有所收获。

此次培训授课老师有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洪岩、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播音主持系主任教授翁佳,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播音主持系副主任教授王青、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综艺主持系副主任副教授芦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柴璠等专家学者。

培训围绕跨媒体现场报道、大屏传播策略、大众化语言表达三大核心模块,以前沿理论解析与典型案例拆解,破解传播难题。在破局现场表达困境方面,针对“如何在有限时空内抓取核心信息”,提出“沉浸式体验+关联性挖掘”双策略,以“小切口深挖掘”的报道逻辑,指导学员从数据背后的故事、细节中的反常点等差异化视角切入,增强内容吸引力与传播力;在构建立体报道现场上,结合大屏媒介特性,深入探讨“信息可视化转化”与“多层级现场呈现”,场既“看得见”又“触得到”,提升传播的直观性与感染力;在解锁大众化传播密码环节,从接地气开讲,解析语言传播策略,强调在契合大众认知习惯的基础上精准传递信息,实现专业内容的通俗化表达,让传播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三天的培训,让全体学员在跨媒体报道逻辑、现场精细化表达、大众传播理念等方面实现认知跃升。参训学员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把“沉浸式报道”“数据故事化”“全感官传播”等新方法深度融入《贵州新闻联播》及更多融媒实践中,以更具张力的现场报道、更贴近受众的语言表达,擦亮贵州对外传播名片。

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贵州新闻联播》主播马闻好表示,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主播的角色正在从“播报者”向“传播者”转变,不仅要传递信息,更要传递价值;不仅要准确表达,更要引发共鸣。公共频道主持人冯聪告诉记者,专业课程中,老师对“情、声、气”结合的精准剖析,让她明白播音员的声音不是机械表达,而是“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艺术。三农事业部主持人李柏涛认为,这次学习如同一场及时雨,让他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收获满满,对新闻播音主持工作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知。产业经济事业部主持人王萌认为,唯有专注才能穿透信息表层,触摸到内容背后的时代脉搏与人性温度,不断提升学识修养是主持人安身立命的持久本领。大健康事业部主持人梁艾表示,此次培训让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也坚定了在新闻道路上继续前行的信心。

培训开始前,贵州广播电视台召开了行前动员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贵州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贵州广电网络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云江,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哈思挺,台党委委员、副台长王丹出席,并对参训人员提出要求。参训主持人表示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定认真完成所有教学环节,学成归来学以致用,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新风采,为传播贵州好声音,树立贵州新形象担职尽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咨询及合作:19176699651;yuanshipeng@xxcb.cn。

来源:教育信息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