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手2025》首发,就有多项词条登上热搜,其背后是节目强大的影响力,以及人们对真唱真演的热忱。
《歌手2025》首发,就有多项词条登上热搜,其背后是节目强大的影响力,以及人们对真唱真演的热忱。
只要能来节目的歌手,或许都抱着背水一战的勇气。尽管节目组尽力营造高压氛围,但对歌手们而言,每个人的脸上写着的却是笃定、自信。
在八位首发歌手中,我认为有两位歌手有着相似的心境,他们似乎比其他人更想赢,更加的想证明自己,他们就是GAI和白举纲。
GAI在说唱界的实力毋庸置疑,他来《歌手2025》,不仅给节目增添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更重要的是,除了说唱圈,歌手节目无疑是他拓圈的最好舞台。
而白举纲,在我的印象中,曾上过多个音乐综艺,脸上总挂着不服输的劲儿,他也是唯一一个从《下一站歌手》节目中杀出重围取得最后入场券的,这样的机会当然要倍加珍惜。
GAI周延 ,衣锦还“湘”
GAI首战选择《炁》这首歌,不仅巩固了他在国风说唱的江湖地位,同时也似乎在用这首歌,吐露心声。
2018年,GAI第一次上《歌手2018》,一首《沧海一声笑》笑傲舞台,但只是笑了一期便悄然离场。
七年后的今天,GAI名利双收,意气风发,衣锦还“湘”,自然要出一口“炁”。
当然,这首《炁》也让GAI演绎得相当精彩,燃炸全场,唱出了中华男儿的热血和气概。也拿到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这首歌的最大亮点还是在编曲上,就如主持人胡海泉所言,这首歌在配器上太用心了,用上了很多中国民族乐器,中国大鼓、唢呐、横笛、二胡等,特别是纳西族的女腔和声,让这首歌更添恢弘气势。
这首歌完全就是GAI的舒适区,他唱得如此的游刃有余、张驰有度,有种行走江湖的义气和侠气。
“炁”源自道家,象征着本源与生命力。它是意志,是本心,是穿越岁月后仍不动摇的力量。或许只有中国人才理解这种与天地万物相融共生之“炁”。
如今的GAI,在自己的中国说唱江湖已拥有充分话语权,这种状态也让他在歌唱时,有着这种义气、侠气、爽气。
只是这种气概似乎少了点什么,以致使作品显得刚硬有余而余味不足,从而显得稍显单薄。
我想,缺的或许就是那份岁月沉淀后的宽厚,以及包罗万象的丰富。
白举纲《河流》强行摇滚?
《河流》这首民谣作品,演绎成白举纲比较擅长的摇滚风,看来白举纲内心里是有一团火的。
于是,他把自己的这种不服输的劲儿尽情挥洒,这团火他在节目里尽情燃烧。
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低音区还是稍显粘腻,导致整个主歌部分稍显平淡,没有高音区的稳健。
在他唱“但是妈妈,我弄丢一切吗”这句时,我还是忍不住地内心震颤,这句的情感爆发力,成为整首作品的最大亮点。
由于主歌部分和副歌部分的强烈反差,反而让我觉得设计感太强,情感的流动感不足,让这首歌的动人色彩大打折扣。
一直疑惑有个疑惑,白举纲参加了那么多场的音综,为什么还不“火”?从这首作品的处理,我似乎找到了点答案。
他对作品的设计处理,让词曲所散发的无奈韵味淡了,反而多了一些励志情结,这也与白举纲的内心戏相呼应。
但这是这首歌曲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吗?我看不尽然。
歌如其人。
看音乐综艺多了后,越来越发现,歌手对歌曲的处理,总是不自觉地带出歌手本人的思想段位和内心情境来。
而真正的顶级歌手,其实早已抛却“我执”,将情感、情绪抑或精神信仰融入歌曲的内在,成为了一个入戏“角色”。
演绎一首歌曲,就像表演一段戏,角色是他人的,但情感是自己的,才能真正地将其演绎好。歌唱技巧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情感表达。
小白的“大白嗓”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或许提高思想境界,更多地理解歌曲内涵,才能找到更适切的表达方式,这才是他最重要的事。
所谓:以正合,以奇胜。
对于中生代的GAI和白举纲而言,他们既想留给大众一些固定风格印象,又寻求着技术上的突破。
其实这并不矛盾。
只要在其本人优势之上能够再深入地理解角色、夯实内攻,就能够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来源:竹心影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