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桃花坞新一季开播。踏入五周年的“桃花坞”,今年带来了新的社交问题:社交扩容。用互联网黑话翻译一下,就是朋友圈“扩列”,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结交新朋友。
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内娱显学之一的坞学出新番了。
桃花坞新一季开播。踏入五周年的“桃花坞”,今年带来了新的社交问题:社交扩容。用互联网黑话翻译一下,就是朋友圈“扩列”,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结交新朋友。
这一季,“桃花坞”的社交格局变了,不再是“以老带新”,而是成员大更新:除了孟子义、徐志胜、李嘉琦、仁科、王子奇5位老坞民,其余10位嘉宾都是新坞民。
“桃花坞”迎来史上最大阵容的换血,“熟人局”的味道淡了。新一季嘉宾如何迅速破冰,重新建立坞内关系,成了新难题。
“大家长”社交指南
为什么这次没有尴尬九分钟?
“桃花坞”播出到第五年,依旧热度不减,是因为每一次都提出了不同的社交难题。回顾“坞学”,它最初出圈的炸点,就是第二季宋丹丹带来的“尴尬九分钟”。
虽然宋丹丹后来和其他坞民相处得很好,但那“九分钟”的凝重气氛,着实让人忍不住脚趾抠地。
宋丹丹走进了常见的社交误区:喜欢用“大家长”的身份帮别人安排工作。但实际上,大家都是成年人,更享受自由、平等的社交氛围。
今年,也有辈分比较高的艺人——汪峰和宁静。当我抱着看热闹的心情点进视频,想要围观下今年有没有尴尬冥场面时,竟然发现,这两位“大家长”融入得挺好的。他们在节目中的反差感,完美避开了“尴尬九分钟”。
先说汪峰。其实这位,是有过综艺翻车历史的。他在此前一个旅行真人秀里,就遭遇过“无人选择”的巨型社死现场。
汪峰是那种传统老派艺人,不太会搞综艺效果。可以看出来,其他坞民一开始看到他,还是挺紧张的。
但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的翻车经历让汪峰进化了。他来到“桃花坞”,没有那种“我不要你觉得”的霸总气派,而是变成了自带笑容buff的“小甜甜”。
在一开始坞民选房环节,作为1号房房主的汪峰,嘴角就没有放下来过,一直呈现一个弯曲的弧度。当你不知道说什么话可以缓解气氛的时候,笑就是武器。
汪峰的笑容,减轻了前后辈之间的社交压力。这也让汪峰的房间,成了最多人的选择。汪峰用他的嘴角,诠释了啥叫有“笑”社交。
另一位“大家长”宁静,是在“花少2”和“浪姐”中历过劫的。这次,她来到“桃花坞”,也不再是过去那个“姐不好惹”的刺头。
宁静作为2号房房主,邀请别人入队的时候,眨巴着大眼睛,声音软软的。
周翊然,就是这样被灿烂的静姐征服。
两人的互动,有点像时下最流行的“霸道女总裁看上我”的短剧,宁静一句“我很想要你啊”,散发出的静式吸引力,让周翊然乖乖进入她的团队。
宁静后面还有一个行为很拉好感。
在家长组建家族环节中,宁静第一次选择周翊然、董思成、欧阳娣娣和朱丹,却被其中两个人拒绝了。但是宁静没有放弃,第二次,她依然坚定地选择了同样的成员,表达自己“很想要他们”的决心。
第一次投了“no”的朱丹,因为静姐的“坚定”,改了票,宁静的真诚,让朱丹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她。
“静姐想要的人都会得到”,宁静作为内娱最有活人感的明星之一,依旧在桃花坞贯彻着自己洒脱不内耗的个性。
“大家长”没有家长作风,前辈也不会施加辈分压力,不存在身份压制的集体,才是快乐的共同体。
后来进入“桃花坞”的乒乓球世界冠军许昕,也在这里卸下了包袱。在娱乐赛输给了坞民以后,许昕也没有挂脸,反倒是和大家嘻嘻哈哈地打闹在一起。
许昕不是娱乐圈的,可是他并没有把这看作是代沟。没有区别心地看待他人,是发展新关系重要的前提。
“桃花坞”每一季,都始于破冰局的“社交尴尬”。
可能是有了前四季作为对照组,以及“尴尬九分钟”的前车之鉴,这一季大家都开始得蛮自然的。
不熟的时候,大家就以微笑作为社交礼仪。没有人在社交当中,表达出过于强势的态度。毕竟,这是社交而不是比赛,所谓的团队、家族,都是基于好感度而建立的,并靠着利益捆绑。
前几季650的友情之所以可贵,就是因为他们是真情实感的关系,大家三观一致,镜头之外大家还是朋友。真心才能换真心,这是社交破冰的第一要义。
“扩列”必杀技:
徐志胜的情商能不能分我一点?
说到“坞学”,自然要提“桃花坞”魅力值第一人徐志胜。徐志胜是所有I人最想学习的对象,情商极高的他,这季依旧是“扩列”小能手。
徐志胜一出场,就打破了凝固的社交气氛。其他人见到汪峰,都是毕恭毕敬,不敢多说一句话,唯有徐志胜,初次见面,就可以和汪峰侃侃而谈。
徐志胜显然做足了功课。他评价了汪峰此前的综艺,夸他“很真实”,非常适合“桃花坞”这样需要真实的综艺,夸得汪峰都害羞脸红了。
仅仅靠着30秒初见,徐志胜就拿捏住峰哥的心。两位男嘉宾“一见倾心”的心动会面,可以列入社交综艺破冰名场面。
用节目的专业术语说,徐志胜就是社交责任感很强的人。
在社交关系中,他能让人很放心地把主导权交给他。他善谈,并且能够提供极强的情绪价值。当尴尬即将要发生的时候,徐志胜就会用幽默的语言,把一切化解。他抛梗,不是为了成为社交中心,而是真心地想要逗乐大伙。
这种没有压力的社交关系,最让人安心。有徐志胜在,其他人只要安静地看他活跃氛围就可以了。
而徐志胜的情商,不只是体现在社交责任强,他还有“眼力见”。
他能够敏感地捕捉到他人情绪,提前解决问题。比如,在组建家族前,大家都要填一份360自评表。自评表里,有十大维度评价个人性格。
汪峰作为old school艺人,自然是看不懂自评表里诸如“活人感”“钝感力”这互联网热词。徐志胜看出了汪峰的困惑,主动过去给哥哥解惑。
这里还有一个小细节,非常能体现徐志胜的情商。别人是看破不说破,徐志胜要“说破”,在跑过去之前,他说了一句“我最有眼力见的事情,就是看看汪峰哥弄明白了没有”。
加了这一句,不仅节目效果有了,也让他帮助“大家长”的行为不像是“谄媚”。看,这就是“眼力见”,把社交分寸拿捏得刚刚好。
老坞民里的李嘉琦和王子奇,也是属于有“眼力见”的人。
李嘉琦在“尴尬九分钟”里,非常努力地想调停现场的气氛。她不想双方搞得太僵,就成了现场唯一一个帮宋丹丹说话的人。
王子奇在初见汪峰的时候,能感觉到他的局促,就选择停留在1号房,避免对方难堪。
新坞民里,欧阳娣娣的“眼力见”,让她迅速“扩列”,成为新的社交香饽饽。
在自我介绍环节,欧阳娣娣是唯一一个准备了“小礼物”的——她给每个人都写了一句话。
给徐志胜的是“只有AI才能和你的才华一决高下”,给孟子义的是“喜欢漂亮姐姐,贴贴”……虽然只是一句话,但是却看得出来是欧阳娣娣为对方精心设计的“彩虹屁”。
连最会说话的徐志胜也忍不住夸欧阳娣娣,这妹妹夸人夸到心坎上。
后面分家族住的时候,万鹏成为汪峰家族唯一的女生。
虽然不是自己团队的,但是到了晚上时候,欧阳娣娣担心万鹏一个女生落单,就主动去安抚对方,表示如果害怕可以过来找她。
一个轻轻的拥抱,将双方关系迅速升温。谁能不被这么可爱的小妹妹融化?
在徐志胜和欧阳娣娣身上看到,所谓扩列必杀技,就是“社交责任感”加“眼力见”。
“社交责任感”是那个愿意去打破尴尬、活跃气氛的人,“眼力见”则是一种体察力,细心地照顾他人情绪。
大家总说,E人先享受世界,其实,I人也有自己的社交优势。在社交场合,你不一定要抛很多梗,像欧阳娣娣这样,给需要帮助的人释放善意,也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保持钝感力
是最高阶的社交
徐志胜情商高,是“桃花坞”最受欢迎的坞民之一,他的情商,当然很值得大家学习。但是,要成为徐志胜,也并不是只靠社交技巧就能完成的。
在过往的采访中,徐志胜透露过,自己的讨好型人格,是因为经历过校园霸凌。他在“桃花坞”里,也说自己青春期的时候,是一个鞋带松了也不敢停下来系鞋带的人,因为他害怕停下来以后,身边没有人会等他。
徐志胜的高情商,是他害怕麻烦别人,也因为过往的经历,不敢去麻烦别人。
徐志胜很受欢迎,但是,处处提醒自己小心的徐志胜,未必是“桃花坞”里最开心的人。
如果要问“桃花坞”里我最羡慕谁?我会选择孟子义和仁科。因为这两个人,都“钝感力”十足。
孟子义是因为上了“桃花坞”口碑变好的,大家都看到这位粗线条美女的真实一面,她是真的不会耍小心机。这个世界在孟子义眼中是简单的。自我介绍破冰环节,明明大家都很尴尬,只有孟子义觉得,所有人都玩得很开心啊。
她能够自动屏蔽所有不好的情绪,只关注积极的一面。李雪琴评价孟子义是“菩提树下一朵花”,是真的妙。孟子义是一个绝不内耗的人。
仁科,则是另一种“钝感力”,他属于“大智若愚”的阶段。
仁科作为一个文艺摇滚青年,怎么可能不敏感呢?只不过,他不会将这种敏感,放在创作之外的地方。
在社交等生活场景,仁科选择过得抽象一点,不去较真。他是一个相当自洽的人,按照自己的逻辑行事。初见面的时候,他请朱丹喝“薛定谔的卡布奇诺”。很抽象,但是又很有趣。
他不会让自己去迎合规则,他就那么随心所欲地交友。大家也不会觉得这是冒犯或者有任何不妥。毕竟这就是仁科,仁科就是有仁科的交友哲学。
新坞民里,汪峰也有超绝钝感力。这也是他哪怕跟不上大家的脑回路,但也不显得讨厌的原因之一。
汪峰知道自己老派,可是他也不会“不懂装懂”。他就按自己的认知做事。
那套自评表,就汪峰答得最仔细,而且最后还很认真地分享自己排解负面情绪的方法。
汪峰是内核很稳定的人,属于高能量I人。他不会被外界所影响,有自己的节奏。真实的人,未必是最受欢迎的人,但是他一般能得到大伙的尊重。
在群体生活中,大家为了避免不合群,或多或少都会去“迎合”其他人。
不过这种迎合,是需要有度的。如果不是徐志胜这类情商特别高的人,我们没必要陷在“迎合”的漩涡里内耗。
当一个人人都喜欢的人,并不容易,这也意味着你背负着所有人的目光。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我们都可以给自己留一个空间喘气。钝感力,就是把自我与社会隔绝的工具。
“扩列”很有趣。但在社交关系中,保持钝感力,让自己处于一个舒服的状态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E姐结语
“桃花坞”播出五年,一直都是内娱的社交实验观察场。它从不回避尴尬和冲突,而是将这些我们都会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窘,放大给观众看。
这一季,它通过坞民大换血,打破“熟人局”的氛围,重塑一个新的社交关系圈。这也模拟了我们的生活:它总是变动的,不可能一直都停留在一个固定的圈子里打转。
“桃花坞”就像一面镜子,让人在社交难题前,看到正向的情绪交流,也看到不同性格的人在困局面前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解题。
破冰,不一定是尴尬的,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去交换真心,融入新的圈层。如果改变是必要的,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一颗开放而包容的心。
悄悄剧透一下,下一期本次破冰扩列小能手欧阳娣娣,就在更深层次的社交关系搭建里遇到了难题,直接进入下一趴:扩列之后,如何让列表活起来?她和宁静的处理方式都蛮精彩的,值得逐帧学习~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觉得哪位坞民的社交方式最值得学习?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来源:高能E蓓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