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终于有时间聊聊最新第三期的《奔跑吧》,说实话周末两两看完本期的时候感觉非常满意,莫名燃了起来,有种回到十年前老跑男的感动。
哟,大家好,我是剧综岁岁念的两两。
今天终于有时间聊聊最新第三期的《奔跑吧》,说实话周末两两看完本期的时候感觉非常满意,莫名燃了起来,有种回到十年前老跑男的感动。
本期可以聊的点也非常多,5吨铲车拖行,宋雨琦累瘫在地,沙溢最后一公里究竟有没有做假等等,但篇幅所限,我们本次单聊最后13公里接力赛中孟子义和李昀锐表现的争议。
一、CP同框不同命
在《奔跑吧13》第三期中,预告了很久的李昀锐终于加入,“昀牵孟绕”CP再度合体,节目组也以此为卖点宣发了很久,不少剧粉也已经表示胰岛素备妥准备磕糖。然而所有人都只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局。
在十三公里接力赛中,“昀牵孟绕”CP遭遇年度最惨烈对照组:
李昀锐以专业运动员姿态完成两程4000米获赞"体力王者",弹幕都是:“优秀优秀!”"哥哥鲨我!""这腿可以借我跑马拉松的吗?"
而咬牙跑完500米上坡的孟子义却被贴上"废物美人"标签,冷嘲热讽扑面而来:“500米跑成5000米是什么水平?”“她来干什么,摆设吗?”“直接退出节目得了”
这种评判差异暴露了观众对娱乐明星的苛刻双标——既要求女艺人维持"白幼瘦"的荧幕形象,又期待她们瞬间变身运动健将。
二、500米跑道展示的观众共情缺失
孟子义的喘息声堪称当代青年的体能白皮书,在长期节食维持18%体脂率的娱乐圈生态中,她的表现不过是"沙拉一代"的集体写照。
孟子义踉跄跑完500米的片段,像面镜子照出了当代社会的某种荒诞。当我们嘲笑她"500米跑出5000米架势"时,可曾想起自己爬楼梯时的气喘吁吁? 我想屏幕前发着弹幕嘲讽的人并不每个都是运动健将,数据显示,都市上班族平均每日步行不足3000步,绝大多数嘲讽者和被嘲讽者其实可能同属"亚健康共同体"。
承认吧!这些才是嘲笑笑孟姐的你我他的日常:
早上追公交跑50米就眼前发黑
健身房自拍5分钟充电2小时
体测800米仿佛渡劫
也许真正最具有共情心的是弹幕里的"失败者联盟":当网友们写下"最后八百米补考的我就是孟姐翻版"“我之前接力赛也是完全跑不动最后靠咬牙坚持下来了”时,屏幕内外达成了奇妙的和解。这种共情或许比李昀锐的矫健身姿更接近大众体育的本质: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冠军,但每个人都可以在赛道上拼尽全力。
三、跑男精神的再现
两两仔细思考了一下为什么觉得本期不错,我想原因在于本期节目又重新抓住了“跑男精神”的本质。
无论是李昀锐的专业表现,还是孟子义的拼命坚持,更包括宋雨琦的拼到倒地,本质上都是跑男精神的具象化。前者展现竞技体育的优美,后者诠释普通人突破自我的动人。正如孟子义团队回应:"感谢节目创造突破自我的机会"——这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恰是当代最稀缺的品质。
当我们回忆起历代跑男的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名场面,从百人大跳绳到集体划龙舟,从联合国演讲到与电车赛跑,无一不传达着跑男的核心内在:“齐心协力,拼尽全力,挑战不可能。”这种正能量的精神不但是大多数观众最初成为跑男忠实粉丝的滥觞,也是大家在看到现在每期都是室内喝茶玩剧本杀小游戏时发出悲鸣的缘故。
当跑男团一起齐心协力拖动 5吨铲车时,那弹幕一条条“这才是跑男!”“团魂爆了”“有早期跑男那味儿了”便是观众最好的反馈。
四、节目组的既要又要
这场争议看似是观众无法共情明星,实际上本质暴露出节目组的鸡贼,乃至娱乐工业的剥削本质:节目组既需要孟子义的"笨蛋美人"效果制造话题,又通过高强度挑战满足观众猎奇心理;既想炒作CP利用流量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又想宣传人本精神推升节目立意。这种既要又要的首鼠两端,也让节目在“排排坐吃果果”的过家家慢节奏旅综和拉卡车跑接力的真人秀竞技中反复摇摆。
在节目剪辑和叙事上,这种“鸡贼”也屡见不鲜。比如本场孟子义2分24秒的成绩,实际上不但完成了任务,还为团队省出了6秒,通观全部人的表现,她的成绩实则超过部分男嘉宾,但大众只记住了她瘫坐认错人的狼狈。节目组刻意设计的对比叙事强化了这种反差。当镜头在孟子义涨红的脸与其他人游刃有余的身影间切换时,善于挑动情绪的节目组将其戏剧性放大了百倍。
真正的解决之道或许在于重塑评判标准。当李昀锐给出"调整呼吸"的具体建议而非空泛加油时,我们看到了体能差距之外更珍贵的东西——强者对弱者的共情,这正是疲于内卷的现代社会最需要的温柔。
也许屏幕前的我们也需要“调整呼吸”,给与他人多一些包容和共情,少一些挑刺和批判。
文:两两
图:视频截图
来源:莫多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