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综神仙打架,新节目“亚洲新声”如何破局?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5-24 18:21 2

摘要:#内娱史上最难音综出现了。谁能想到一档音综里,歌手们既要在邮轮上又晕又晃,还得上甲板又唱又跳。为了给观众吃这一口细糠,也是把音乐“航海”俩字狠狠具像化了。

作者 | 赤木瓶子


#内娱史上最难音综出现了。谁能想到一档音综里,歌手们既要在邮轮上又晕又晃,还得上甲板又唱又跳。为了给观众吃这一口细糠,也是把音乐“航海”俩字狠狠具像化了。



看完昨晚上线(5月23日)的《亚洲新声》首期节目,只想感慨2025年的音综太有活了,就让这场头部对打来得更猛烈吧,毕竟实打实被爽到的是观众。如果说《歌手2025》与《天赐的声音》率先打响了关于技术和流量的“擂台赛”,那么《亚洲新声》则是另起赛道,来了场国际音乐交流。


让中国赛区与亚洲其他赛区的歌手“同船PK”,并试图在30天的航程、32组选手里逐出“亚洲歌王”,通过选手之间文化交流与音乐多样性的碰撞,来深化亚洲音乐及市场的理解。格局打开,鲶鱼入场,这场音综争霸赛又有看头了。


鲶鱼入场,音综“三国杀”卷出海?


内娱不缺好听好看的音综,但既能好听好看、又要新鲜有趣、还要给足观众新鲜感,简直是细数寥寥,市场实在是苦其无久矣。


同期正面对垒的几档头部音综各有各的看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有戏”。在这场音综“三国杀”里,两档综N代各有各的难题,《歌手2025》继续聚焦头部歌手“神仙打架”,老牌歌手却遭逢“革新困境”,被寄予厚望的林志炫大胆进行艺术尝试,却并未让观众“买账”、首期热门作品《珠玉》也被不少观众认为“难懂”、“曲高和寡”。


《天赐的声音6》尽管通过吸纳短视频流量歌曲带来热度,却让讨论声量失焦,流量与品质争议的对立讨论不断发酵,让顶级歌手演唱《跳楼机》《九万字》舞台背后,“五星大厨做辣条”等评价不断。


再来看《亚洲新声》,中国赛区歌手与跨国选手两两PK,新鲜感扑鼻而来,多元的音乐呈现也掀起大量讨论。目前节目的讨论更多集中在Jessie J和张靓颖合作舞台、年轻歌手们的精彩表现、邮轮这一新场景演出给选手们上难度等等。



当拓新音综的思路打开,凭借新生代+海外选手的PK赛和全球化视野,能否打破现有音综的格局,为行业带来一场新的“风暴”?


答案是肯定的。单从音综市场来看,《亚洲新声》是亚洲首档跨国歌手文化交流节目,这意味着它不再将内娱作为主要战场,在新意渐淡、卷生卷死的内娱音综市场,节目转舵海外历练,直面亚洲市场,一艘巨轮从中国上海出发,途经日本冲绳、越南下龙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巴生,再回到中国香港。各个赛区的音乐风格、歌手们的优势和不足、市场喜好统统尽收眼底。


相较于此前围绕青年歌手制作的音综,《亚洲新声》不仅格局大,盘子更大。节目光是导师就有11位,个顶个的重量级,包括英国的新声启航人Jessie J、新声召集人张靓颖、来自马来西亚的新声护航员尤长靖,以及来自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声见证人工藤静香、张信哲、丹长、苏有朋、蔡健雅、林志颖、古巨基、张智霖。这些导师将在不同赛区为怀揣梦想的音乐新声们,提供顶级舞台与专业背书。



再来看首期亮相的歌手们,可以说是每一位都很有记忆点。中国赛区的选手大多让观众耳熟,或多或少都在音综亮过相。而海外赛区的歌手们虽然陌生,但怎么不算是让观众“以声识人”呢?


06年的“小孩姐”Daneliya丹妮莉娅爆发力惊人;嗓音细腻俨然马来西亚版“周深”的AmsyarLeee阿木沙;蒙古歌手DALI大海低沉的呼麦;周菲戈开场唱《双城之战2》主题曲的惊艳爆发;泰式流行歌手Flower.far佛乐华稳定发挥、又美又飒;SOILBOY小巷男孩三人组轻松欢快又略显魔性的舞台......一档崭新的音综,能够让首发的12名选手都让观众记住,并非易事,但《亚洲新声》就是做到了。



可以说,节目不仅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音综的局限,还在内容上为观众带来了新的音乐体验,打破了既有行业规则,掀起了音综的新局面,同时也为亚洲乐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无论从哪个维度来讲,《亚洲新声》都称得上好听好看又年轻有趣。


玩音乐十年,归来仍是00后?


如果说《亚洲新声》首播高热的效果要归因于某一点,那一定是其对年轻一代选手的推崇。


节目聚焦在20至25岁的新生代歌手,他们虽然有的已经在音乐圈活跃多年,更有不少所谓的音综/选秀“回锅肉”,但依然保持着新鲜的音乐视角和不拘一格的创作态度,堪称玩音乐已久,归来仍是00后。


“年轻+真实力”便是他们的一大优势,代表着吸纳新鲜元素的可能性,和无惧突围的野心。如10岁出道的爱新觉罗媚,投身音乐行业十余年“归来”只有24岁,在节目中,她演唱的《等下一个他》展现了她深厚的音乐功底和情感表达。



06年出生的哈萨克斯坦歌手Daneliya丹妮莉娅,11岁就拿下了《乌克兰儿童好声音》总冠军,天才少女+梦龙的《Radioactive》可谓炸上加炸,副歌部分出现便点燃了全场。同样,妹妹可楼虽然看似内向腼腆,却是抖音上有着300万粉丝的唱作人,她在节目中演唱周深的《光亮》,凭借极具爆发力的戏腔和情感表达,温暖悠长。



相较于让已经跻身头部的“认证歌手”们反复在同一个舞台PK竞技,用选曲、状态、观众喜好来决定舞台竞演成绩,《亚洲新声》更注重展现新生代的音乐力量。对耳膜友好的神仙炫技舞台则交给了导师们,而这些各具特色、实力过硬的选手们,怎么不算是当代亚洲歌王的有力竞争者呢?


当然,年轻且特色鲜明的歌手们,也让节目的真人秀部分多了不少看头。比如在风云骤变的邮轮上长住,选手们有晕船的、有被大风吹得凌乱的,但唯一不变的是站上“甲板”纵情歌唱。结石姐都看不下去了,被追星之余不忘送上一张毯子。



年轻的音乐人们也在音乐文化传承上提供了更多视角,比如来自泰国的SOILBOY小巷男孩成员之一,就是泰国几千年诺拉舞的新一代传承人,并在见面会上进行了现场表演。



在他们身上,除了能感受到其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审美多元、热爱交流等特点,也带给市场极大新鲜感。或许也正是这样的特质牵引下,这批年轻人将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亚洲音乐的未来,而负责展示并推举这些亚洲新声们的《亚洲新声》,可以说是做出了真正好听、好看又好玩的音综。


多元不设限,“新声”能否破局?


长久以来,同质化严重、流量至上、年轻歌手上升通道匮乏,基本可以概括现今音乐行业的三大困境。尤其是第三点:新生代们既需要在短期内获得曝光,也需要在长期中展示自身的音乐深度。在这种困境下,《亚洲新声》正在试图啃下突破行业瓶颈、为亚洲年轻歌手们提供全新发展通道的“第一口螃蟹”。


首先,节目的主题就是“航海”,从选手选拔到交流呈现,节目可谓将国际化根植进节目基因,方方面面都充满“新意”。可以说《亚洲新声》正在复刻国际化歌手的打造模式,以多元化的方式推动亚洲音乐的发展。在首期节目里,选手们台上竞演、台下交流当地音乐文化的状态,正是新生代音乐人切磋交流相互学习的具体模样。


再者,节目音乐审美在线,在选曲上更青睐于选择传统唱片公司打造的品质作品,观众应当不必担心后期出现过多口水歌曲。如首期节目出现了陈奕迅、小霞的“冷门佳作”《多少》《无聊的》,中林芽依演绎的作品《Pray》,以及海外选手们具有当地音乐文化特色的作品,都能让观众感到陌生却新鲜。



值得一提的是,选手当中不少都是现今亚洲热门作品演绎者,如Flower.far佛乐华的单曲《SORRY》在油管有千万级播放,SOILBOY小巷男孩作品中的手势舞在短视频掀起翻跳潮。


更重要的是,节目或许能够推动音综乃至乐坛生态的革新。唱片工业时代,亚洲天王天后们的诞生离不开唱片公司的多维度助推,到了互联网时代,音综成为乐坛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而无论是从航海交流全亚洲市场、邀请各地音乐制作人参与投票点评、还是对各地音乐文化的深挖,《亚洲新声》似乎都正在复刻国际化歌手的打造思路,来推举亚洲乐坛的新生代们。


就比如,如过往唱片公司会通过挖掘本土文化特色与国际元素相融合,以扩大歌手市场覆盖。《亚洲新声》在设身处地感受在地音乐文化之余,每一位选手的出场vcr都有对其家乡的音乐文化介绍,强化了音乐文化的在地性,从音乐发展本源出发“航行”。


从唱片工业时期到互联网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刻在流行音乐里的年轻基因。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越来越多的年轻歌手将登上这艘邮轮,“新声”竞逐,《亚洲新声》也在缓缓完成它的使命:在这个音乐消费日益碎片化的时代,一档好听、好看又年轻的音综,将怎样打破固有局限、引领潮流,释放音乐的无限可能。


来源:娱乐独角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