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综艺《是女儿是妈妈》中,程潇含泪揭开了自己最隐秘的伤痕:她曾深陷双相情感障碍的泥潭,而母亲竟是从乐华老板杜华口中得知女儿患病。当被问及隐瞒原因时,程潇声音微颤:“不想被当成病人可怜,只想自己待着。”这句剖白瞬间刺穿千万观众的心防。
在综艺《是女儿是妈妈》中,程潇含泪揭开了自己最隐秘的伤痕:她曾深陷双相情感障碍的泥潭,而母亲竟是从乐华老板杜华口中得知女儿患病。当被问及隐瞒原因时,程潇声音微颤:“不想被当成病人可怜,只想自己待着。”这句剖白瞬间刺穿千万观众的心防。
练习生时期的残酷训练已埋下心理危机的种子。2014至2016年韩国集训期间,高压环境将她逼至极限——雨中冲出练习室失声痛哭、无意识自伤、会议中突然离场成为常态。回国后网络暴力更让病情雪上加霜,她却将伤痛与舞台上的骨折伤一并咽下,继续扮演“拼命三娘”。
更令人揪心的是母女间的“沉默守望”。程潇隐瞒心理崩溃时,母亲正独自躺在深圳病床接受乳腺癌手术,同样以“小手术而已”轻描淡写掩盖病痛。直到杜华紧急通知,母亲才看到女儿铠甲下的裂痕。这场双向隐瞒恰似东亚家庭爱的注脚:14岁赴韩的程潇习惯报喜不报忧,单亲母亲则以“不添麻烦”为爱的信条。
原生家庭的创伤加剧了她的孤立。童年时父亲冷暴力致其情感表达阻滞,成年后她扛起全家经济重担却无人可倾诉。当社会将“程潇时代”(17岁养家、48次伤不言痛)捧为女性榜样时,苦难被镀上金边,求救声却被封存。
而今执起画笔疗愈的程潇,终于学会对母亲说出:“我需要你。”这番坦白的价值远超娱乐话题——当公众人物撕开心理疾病的污名化标签,照亮的恰是无数普通人沉默的挣扎。
荧幕上光鲜亮丽的明星,卸妆后亦是血肉之躯。程潇的勇敢自白如一面镜子,照见当代人共同的心理困境:承认脆弱不是失败,而是自我救赎的开始。当母女相拥落泪的瞬间在热搜定格,我们终将懂得——能接住眼泪的,才是爱的本来模样。
来源:热心吃瓜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