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13收官,成员发文告别差异大!有的真敷衍,一人竟一言不发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7-23 22:49 1

摘要:当澳门收官战的水花溅在他们脸上,宣告《奔跑吧》第13季收官了,节目播完后成员们陆续发文告别,有人走心回忆,晒出一路走来的点滴,感动了不少观众;也有人几句话带过,敷衍得像是随便交作业。

[奥特曼]当澳门收官战的水花溅在他们脸上,宣告《奔跑吧》第13季收官了,节目播完后成员们陆续发文告别,有人走心回忆,晒出一路走来的点滴,感动了不少观众;也有人几句话带过,敷衍得像是随便交作业。

一季节目下来,大家朝夕相处,多少都有感情了,发个文说再见,本来是件挺自然的事,可有人认真,有人冷淡,看得人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这到底是咋回事?为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这档节目一半是游戏,另一半是人情,李晨和郑恺就是那份压舱底的人情,时间这东西,谁都躲不过。

当年的“大黑牛”李晨,如今在体力游戏里,你甚至能看到他脸上闪过一丝“算了,就这样吧”的疲态,他不再是那个能把所有人名牌都当囊中之物的绝对强者,可他只要站在那儿,就有一种无形的气场。

那是一种“大家长”式的稳定,他会习惯性地照顾新人,会在规则上较真,也会在最后关头把胜利让给更需要的人,对老粉来说李晨的意义早已不是撕了多少名牌,而是只要他还在,跑男这个“家”的感觉就还在。

这份守护,郑恺也有,从曾经风驰电掣的“小猎豹”,到如今队友受了委屈会第一个站出来的“护犊子大哥”,他的转变或许比节目游戏的变化更耐人寻味。

上一季他为护着周深,二话不说把艾伦名牌撕掉那一幕,是近几年跑男最有“江湖气”的瞬间,那不是演出来的剧本,而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这种超越输赢的义气,才是让观众觉得“这群人是真的”的根本原因。

有人在坚守中找到了新位置,也有人在改变中丢了老东西,沙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曾是节目的“活宝”,是那个胖乎乎、自带喜感、总被游戏“欺负”得明明白白的“老沙”。

他的每一个表情包,都能精准地戳中观众的笑点,可这一季,瘦身成功的沙溢,帅是帅了,却好像穿上了一件隐形的紧身衣。

他不再那么放得开,接梗也慢了半拍,偶尔流露出的“偶像包袱”让很多人感到陌生,网友们怀念的是那个可以随时躺在地上耍赖、被水浇透也毫不在乎的沙溢,而不是一个精致了、却也拘谨了的沙老师。

这其实给我们提了个醒,观众爱一个艺人,爱的到底是什么?有时并非是无懈可击的完美,恰恰是那种愿意放下身段、回归本真的松弛感,当你为了“更好”而丢掉“自我”时,观众的喜爱可能也就一并流失了。

新人冲击活力无限

老将们的情怀固然动人,但一档节目要活下去,必须靠新鲜血液的冲击,范丞丞、周深、宋雨琦这些年轻人,就是跑男的“强心针”。

范丞丞的“嘴替”人设,几乎承包了这一季一半的看点,他敢跟导演讨价还价,敢跟规则拍桌子,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气,盘活了许多略显沉闷的环节。

最后一期节目组让他当导演,名为“惩罚”,实为“加冕”,让他亲身体会了一把“当家”的难处,这种成长是肉眼可见的。

周深,一个用脑子玩游戏的天才,他的存在证明了,在跑男,不靠体力也能光芒万丈,但他的光芒,却也伴随着最深的刺痛,游戏中被艾伦在地上拖行受伤的画面,让所有粉丝的心都揪紧了。

这件事把一个问题直接摆上了台面,综艺节目的安全底线到底在哪?粉丝的愤怒,周深事后反过来为节目组的开脱,这背后是粉丝对偶像深沉的爱,和对节目组既依赖又愤恨的复杂心态。

还有宋雨琦,那个像小马达一样永远精力充沛的女孩,她玩游戏的拼命劲头,让很多男嘉宾都自愧不如,张真源和李昀锐也用自己的方式,前者默默分担体力,后者一人跑完4500米,为团队注入了实打实的能量。

这群年轻人,几乎是用一身的冲劲甚至是伤痛,在为这档老牌综艺“续命”。

观众口味不断变化

跑男播了十三季,观众的口味也在变,一开始,我们看的是刺激、是撕名牌的快感,后来我们看的是默契,是MC之间的化学反应,现在我们看得更挑剔,也更清醒。

“审美疲劳”是绕不过去的坎,再熟悉的游戏模式,再固定的嘉宾组合就像一道再好吃的菜,连吃十年也会腻,节目组显然也意识到了,所以不断尝试加入新人,设计新主题。

但这种改变又会触动另一部分观众的神经,他们会觉得“味道不对了”,会怀念邓超、陈赫还在的“天霸动霸tua”时代,这种情怀与新鲜感的拉扯,是所有长寿综艺的宿命。

我们对沙溢变瘦的吐槽,对周深受伤的愤怒,对新老成员去留的激烈讨论,都说明了一件事——我们不再是单纯的看客,我们投入了真感情,我们希望它好,希望它安全,希望里面的人都能被善待。

每一季的收官小作文,都像是一场期末汇报,有人洋洋洒洒,有人寥寥数语,有人干脆沉默,观众拿着放大镜,试图从这些文字里解读出他们对节目的真实情感。

其实一档综艺能陪着一代人长大,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嘉宾们的变化,也照出了我们自己的成长。

我们从爱看热闹的学生,变成了会心疼偶像加班的“社畜”,我们从只关心输赢,到开始理解人情世故的复杂,镜子里的人在变,镜子外的我们也在变。

或许,这才是它能一直跑下去的真正理由。

信息来源:

来源:墨迷聊游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