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综艺节目《小姐不熙娣》的代班主持期间,吴姗儒(Sandy)因搭档派翠克被调侃“长相神似刘宇宁”,在游戏环节中直接拿起印有刘宇宁头像的泡沫板扔在地上,并用高跟鞋踩踏破坏。节目组事后解释称,这一设计是为了强化“派翠克=刘宇宁”的视觉联想,但没想到观众对踩踏行为的
在综艺节目《小姐不熙娣》的代班主持期间,吴姗儒(Sandy)因搭档派翠克被调侃“长相神似刘宇宁”,在游戏环节中直接拿起印有刘宇宁头像的泡沫板扔在地上,并用高跟鞋踩踏破坏。节目组事后解释称,这一设计是为了强化“派翠克=刘宇宁”的视觉联想,但没想到观众对踩踏行为的反应如此激烈。
然而,观众并不买账,纷纷批评这一行为“缺乏对艺人最基本的尊重”,尤其刘宇宁本人并未参与节目,却无端被“公开羞辱”。不少网友指出,即便节目效果需要,公开践踏他人肖像已经触及职业伦理底线,甚至可能对青少年观众产生不良示范。
7月23日,吴姗儒在社交媒体发布长文道歉,承认自己在“视觉设计特殊”的情况下“一时欠缺考量”,导致玩笑过度。她反复强调对刘宇宁“完全没有任何恶意”,并表示会“深刻记取教训,未来带来更有分寸的节目内容”。与此同时,《小姐不熙娣》制作方也同步致歉,承认后期制作时未充分评估“艺人形象与观众观感”,并承诺改进内容审查流程。
截至目前,刘宇宁及其团队仍未公开回应此事,部分媒体解读为“以专业态度淡化冲突”。但网友可没打算轻易翻篇,有人翻出吴宗宪不久前在节目上指责小S“没家教”的言论,对比此次女儿的行为,讽刺道:“吴宗宪骂别人没家教,自己女儿却在节目里踩人头像?”更有网友直指:“家教标准双标得有点明显。”
这场风波看似只是综艺节目的一次“玩过头”,但背后折射出的却是艺人职业伦理、公众人物言行边界,以及观众对“尊重”二字的敏感度。吴姗儒的道歉能否平息争议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镜头前“踩雷”的代价,远比想象中要大。
来源:韩娱明星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