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少年团将最后两枚朱红印记郑重盖章,湖南卫视与芒果TV《少年书院行》的书院研学之旅圆满收官。在六座千年学府的青砖黛瓦间,节目通过AI复原、沉浸体验与代际对话,将厚重文脉化为可触可感的青春课堂。
随着少年团将最后两枚朱红印记郑重盖章,湖南卫视与芒果TV《少年书院行》的书院研学之旅圆满收官。在六座千年学府的青砖黛瓦间,节目通过AI复原、沉浸体验与代际对话,将厚重文脉化为可触可感的青春课堂。
岳麓书院赫曦台前,初一少年谢昭雨橦用数字影像生成朱熹与张栻“赫曦台赏日”的AI合照。节目首创的“动态历史场景复原”技术,将朱张三天三夜“座不能容,溢于户外”的学术辩论画面震撼呈现。观众恍若置身古代讲堂,亲历学子攀梁听学的盛景,感悟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
少年们在白鹿洞书院亲历释菜礼,解读“一菜一礼”的深意;朱子祠中,效仿朱熹自省修身;在西碑廊探讨格竹七日的哲思,将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融入当代思考;在《白鹿洞书院揭示》堂前体悟这部中国最早的成文学规,不仅规范了南宋后七百年的书院教育,更成为影响东亚教育伦理的基石。
嵩阳书院的程颢、程颐讲堂前,少年们聆听“程门立雪”的尊师典范;汉武将军古柏下,跨越时空回应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二程手植槐的浓荫里,解读周代的“三槐九棘”制度,共鸣千年学子“一朝登科步青云”的仕进理想;大唐碑前少年们挥毫书写儒释道箴言,墨香与古柏清香交织共谱千年回响。
少年寻访复建的应天书院,节目通过AI技术重现范仲淹“断齑画粥”的苦学场景;执教于此时,他更将“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融入讲学,终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千古名臣;其开创的分科教学与现代文理分科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书院以“聚天下英才而教之”为引,“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情怀于此彰显。
少年们最后一站来到湖南衡阳探访石鼓书院,山门处两朝帝王御赐的匾额背后,是湖湘文化崇文尚武的精神魂魄;在武侯祠感悟张栻笔下诸葛亮“垂之万世”的忠义;俯瞰“绿净不可唾”的合江亭胜景,借AI与韩愈面对面交谈;少年们手持清莲,回望周敦颐《爱莲说》的诞生;解读曾国藩“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家训,将经世致用精神融入生活哲学。
船山书院的篇章以数字光影点亮,聚焦王夫之“经世致用”的思想传承。节目通过实地探访与专家解读,揭秘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傲骨风范,串联起“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踩清朝地”的文人气节,以及后世湖湘英杰对其思想的崇敬。
从岳麓山的朱张会讲,到白鹿洞的青衿书声;从嵩阳古柏的苍劲虬枝,到应天遗址的兴学典范;从石鼓传说的沉雄回响,到船山木屐的铮铮风骨。《少年书院行》通过AI复现、AR典籍、历史实景体验,引领少年以科技为翼穿越历史长廊,以思辨为刃叩问先贤智慧,印证千年书院非禁锢思想的围墙,而是奔涌向文明海洋的江河。
来源:电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