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脱口秀 | 十面埋伏之中,规矩是最后的依傍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7-28 20:18 1

摘要:陈佩斯的电影作品《戏台》正式上映前,我的朋友圈已经一片叫好,于是就在上映的第一天去电影院看了。在我看来,《戏台》有优点有遗憾,而且是非常大的遗憾,这二者都来自同一个原因。

陈佩斯的电影作品《戏台》正式上映前,我的朋友圈已经一片叫好,于是就在上映的第一天去电影院看了。在我看来,《戏台》有优点有遗憾,而且是非常大的遗憾,这二者都来自同一个原因。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陈佩斯是著名演员,却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生命样本。他二十四五岁时,凭借电影《瞧这一家子》《法庭内外》成名。随后,电视时代到来,他又凭借一系列小品,成为国民明星。八十年代后半段,他主演的一系列京味喜剧电影,《二子开店》《京都球侠》等等,都是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作品。

但九十年代他担任导演拍摄的一系列作品,却没能再现八十年代的盛景。1998年,他离开“春晚”舞台,也结束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此后,就是一段轰动全国的版权官司。后来和他有关的消息,多数是传闻。

在陈晓楠2021年的访谈节目《我的青铜时代》里,陈佩斯讲述了他这些年的经历,也澄清了最著名的“封杀”传言。他说,他虽然在父亲陈强的影响下,走上喜剧之路,但从1985年开始,他就觉得,对于喜剧演员来说,喜剧是一件残酷的事。他举了一个例子,在拍摄喜剧电影的时候,演员脚踩到带刺的蒺藜,围观的群众却哈哈大笑,他对喜剧有了新的认识。到了1990年代以后,创作氛围也变了,各种晚会的剧组也没有以前那么轻松了,他就决定暂时退出舞台。三年后,开始做戏剧。

但在采访中,他也透露,他在1985年就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公司,拍电影都要靠自己筹资,他每年的生活,就分为两部分,半年拍片卖片,半年准备春晚。1990年代以后的影视低潮,以及一系列不够卖座的电影,在经济上对他的影响应该也很大。这或许也是他做出出清决定的真正原因。别人以为他会“意难平”,但他却觉得“上天对我太厚爱了”。

对于创作者来说,所有的经历都不会没有后果,这些经历,都以各种方式,凝结在了他的戏剧作品里,也包括舞台剧版的《戏台》里。这部戏到2021年时,已经演出了三百多场,无数场演出,已经帮助他们打磨好了所有的细节,变成电影,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戏台》的故事,非常结实,有非常多的隐喻,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隐喻,艺术家和神秘的天命,和时代、和观众关系的隐喻,以及《霸王别姬》这出戏中人物命运,和时代之间的关系的隐喻,凡此种种,都汇集在了一个晚上,借助异常为了“活命”而展开的演出,找到了爆发点。陈佩斯、黄渤、姜武、尹正、杨皓宇、陈大愚、余少群的演出,也都非常精彩。

陈佩斯在《我的青铜时代》里,说起戏剧的缘起时说的那段话,那段戏剧演出者在远古时代是祭司身份的表述,在《戏台》里也得到了再现,无论什么时代,戏不能停,无论是枪响了,还是人死了,戏不能停,所谓“戏比天大”,所谓“演出不能停”,和敬业无关,和观众和创作者之间用买票建立的契约无关,演出是演给鬼神看的,一旦启动,就不能停。

台上台下所有人,其实也都不过是演员,匆匆来去,各有投射,各有任务,身不由己,因为是演给上天,演给鬼神看的,这才是“戏台”两个字的真谛。

为了展现这层秘密的意思,《戏台》给出了一个表面上的解释:“规矩”。京戏班里有种种规矩,细致到每个环节,每一步每一个眼神,京城里有种种规矩,人和人之间有种种规矩,但规矩是属于一个秩序井然的世界,或者一个秩序井然的幻觉的,而秩序终归会被打乱,直到天崩地裂,万事万物出清,秩序重新建起,规矩重获生机。规矩是人在这个十面埋伏的世界上的一点依傍。

《戏台》就好在这里,但也坏在这里。建立在规矩上的创作,有它不自信的部分,这部分就要靠加料来缓解,《戏台》里对“女性”和“女性气质”的描摹,以及思癑这条故事线,都属于加料的部分,让人如鲠在喉。其实,去掉思癑这条线,这个故事依然成立,甚至更精粹干练,《戏台》却留下了这部分,因为,让想象中的观众高兴,是更隐秘的规矩,至于想象中的观众什么样,靠创作者的评估,也靠现场演出,《戏台》在这个时候,给出了他们对观众的想象力,以及对观众的评估。这个评估吧,其实不是单向的,是来自真实的现场的。

这才是演员这个身份最残酷的地方,和这比起来,脚踩在刺蒺藜上,都不算什么。

来源:周到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