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是老问题,剪辑有些混乱,第三期(二)放3个段子,第三期(三)4个,加起来才7个,没必要硬分成上下两期。
我今天看了《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第三期(二)和(三)。
这两期质量尚可。
还是老问题,剪辑有些混乱,第三期(二)放3个段子,第三期(三)4个,加起来才7个,没必要硬分成上下两期。
我个人比较钟意刘仁铖、漆漆这2个段子。
刘仁铖的段子,又回到「胖子门窗」时期的「文学性」,有余味。
漆漆则开启一个几乎已经消失的话题,「文艺青年」。
文艺青年曾被密集地讽刺,甚至一度成为某种「贬义词」。多年之后,没想到「文艺青年」还是如此好笑,只是,多了一层「伤感」。
至于房主任,或许是第一场过于「炸裂」,对她期待值有些高,本场笑点稍逊。
此外,自从马东、侯佩岑来了,嘉宾点评环节变得稍微有意思一些。
侯佩岑的「嗲」,给予选手某些温暖。
马东玩得开,他喜欢「冒犯」他人,给选手、主持、嘉宾挖坑,譬如调侃刘旸与房主任像母子。
同时,他也不断被选手「冒犯」,被嘲讽「老」,刘仁铖、付航等贴脸控诉「未通过奇葩说海选」等。
有马东在,很难冷场。
有马东在,郭麒麟也轻松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马东与郭麒麟的「待遇」相差挺大——马东一直被怼,郭麒麟一直被捧。马东负责「讨厌」,郭麒麟负责「讨喜」。
譬如,房主任怼了马东之后,郭麒麟担心被怼,房主任马上宽慰郭麒麟,我怼人分年龄和颜值。
言下之意,就是马东「又老又丑」,马东又躺枪。
郭麒麟与马东如此搭配,确实增加了不少「笑料」。
闲话少叙,简单聊聊《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第三期(二)和第三期(三)几个段子。
刘仁铖
刘仁铖的文本一直很巧妙,设置诸多结构,譬如,本期,他就设置了一种「环形」结构。
小时候住车库,住平房,是「穷」,长大后,当他终于住进高楼,住车库、平房,又代表「富」。
此外,如马东所评价,好段子,带有「文学性」。
刘仁铖的段子,在好笑基础上,有他所谓「文学内核」——他在治愈童年的缺失,值得回味。
小海
嗯,支持穿衣自由。
月明
叙述其被诈骗的经历。
「犯蠢」,就是很容易惹人「笑」。
此外,月明采用活泼的表演形式演绎被骗过程,为「蠢」添上「萌」意。
不过,还是希望大家生活中不要上当受骗,不要把被骗当成可爱的事,还是挺丢脸挺惨的一件事。
黄一瑾
话题挺有意义,防酒店偷拍。
黄一瑾用一种反讽的方式叙述,既然防不了,那就把它当成直播。
可能技巧不够纯熟,没能消解话题沉重,因此,这个段子变得「难以笑不出来」,光有意义不行啊。
房主任
本期,她聊「重男轻女」。
我的感受如下。
其一,第一场过于「炸裂」,对她期待值很高,第二场虽然保持水准,但总觉得差了点儿什么。
其二,以「悲惨」叙事,是一把「双刃剑」,如若你之后的叙事没之前「悲惨」,就容易形成落差。隔壁小帕也是如此。
其三,我个人对中老年人使用网络语言或者所谓年轻人语言,有一种抵触,虽然有反差,但总觉得很奇怪。
譬如,房主任使用「薛定谔的猫」这个梗,有些刻意炫技之感,再就是,「薛定谔的猫」也算是老梗、烂梗。
朱大强
一直不是很喜欢她。
本期,她吐槽其爷爷的「奇怪行为」,譬如撞树,光膀子等,尤其是光膀子。
我发现,两轮下来,朱大强很喜欢「向下」进行「冒犯」。
我认知里,「冒犯」是「以下犯上」。
老年人中虽然有坏人,但整体算弱势群体。
不过,朱大强「冒犯」的是她爷爷,她爷爷没意见,我也没啥可说。
此外,朱大强和小海可以辩论一下,一个提倡「穿衣约束」,一个提倡「穿衣自由」。
漆漆
保持水准,依然是那种「大大咧咧、可爱又带着点流氓」气质的表演风格。
漆漆选的这个话题挺有意思——「文青」,这几乎是一个上古词汇,但它的确存在于某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中。
「文青」确实有许多行为挺搞笑,值得挖掘。
不过,漆漆调侃的点,其实都算是一些互联网老梗,譬如大冰的笑话。
因此,漆漆的表演加成比较大,同样的文本,别人说,不一定有这种效果。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纯属闲聊,请勿以我为准。
#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 #马东 #郭麒麟
来源:桃花岛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