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误解,我并非来给歌王提前开香槟,我是说《歌手2025》此次将「自信」视为最大惊喜,比高音更为厉害。
周五夜还没来,热搜先被A-Lin那句「没有实力,哪来的臭屁!」霸屏。
不是粉丝也忍不住点进去,因为这句话太像姐妹群里突然冒出的狠话,又拽又让人想给她鼓掌。
我当天下午看完突围赛前直播,就给我闺蜜发了一句话:「这姐把比赛说出了爽剧味儿。」
狠话带劲,底气藏在实力里
别误解,我并非来给歌王提前开香槟,我是说《歌手2025》此次将「自信」视为最大惊喜,比高音更为厉害。
其他人在放狠话环节,轻描淡写有点像摇晃的空瓶子,但是A-Lin的狠话太硬,这才是关键的地方。
还记得当年2015年的时候,A-Lin在《歌手》上首次唱起成名曲《给我一个理由忘记》,底下的观众哭倒一片。
那时候她的自我介绍是:「希望大家重新认识我」。
如今她能说出「我就是歌王」,这期间隔了十年的巡演以及诸多现场失误后重新振作的时光。
十年蜕变,自信源于磨砺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她在后台咬苹果的场景,工作人员询问她是否紧张,她一边咀嚼一边说道:「紧张?我的嗓子比苹果还响亮。」
我还记得那时候网上都在说,她是「水果妞」,但是她吃完苹果之后,潜意识的做了几个开嗓的动作,原来耍嘴皮子不过是她的包装,人家私底下偷偷的努力,都已经成了肌肉记忆了。
此次的「诚挚真心真身形」梗,看似好似随意抖出的笑料,实则蕴含着女子最为知晓的小心思:先将身形梗抛出,以此堵住他人之口,无需等待网友用放大镜去寻觅赘肉,倒不如自己率先玩坏,来个反戈一击。
坦荡示强,真实比完美动人
制作组的头脑很灵活,他们清楚观众早就对逆袭的故事感到厌烦了,于是就反着来,给擂主安排了一个「王者剧本」。
A-Lin在旁边轻轻松松地说笑,观众心里也高兴起来了,收视率的秘密就这么简单。
可别忘记,王者剧本就怕遭报应,从前有位天后说的「我生来就是歌姬」被剪成鬼畜反复播放,至今仍是黑历史,狠话要是出丑,便会成为大规模的社会性死亡场景。
A-Lin肯定是清楚的,但她还是说了,这种「明知道可能出丑却还得说」的疯狂劲儿,反倒让狠话有了烟火气。
说到翻车,我想起突围赛的名单。Grace刚用《I Have Nothing》把观众鸡皮疙瘩唱到第四层,白举纲之前直接升key到High F。
A-Lin却挨个@他们「来找我」,像极了群里喊「谁来喝酒」的姐妹。
表面挑衅,实则把主动权塞给对方:你敢来,我就敢接。这就是属于她的底气。
输赢看淡,活出姿态更重要
不过如果真的有人选了她,我猜想她会先大笑三声,然后对乐队比一个OK的手势,顺便说一句:「原调,谢谢。」
这不是狂妄,是十年live场练出来的自信:她不靠降key来保命,观众就喜欢她不回避这种畅快劲。
畅快的对立面便是焦虑,我有这样一位朋友,每次观看竞技音综时,那手心都能掐出指甲印来,比选手还紧张,她说:「我就担心我喜欢的歌手破音,更害怕他明明破音了还装没事。」
A-Lin直接就撕开了焦虑,她承认自己是想要赢,也承认有可能会输,但是先把「怕」字从字典里扔掉,这一下反倒让观众都松了口气。
这种松一口气的感觉,生活里太缺了。
公司团建唱K,总有人把《青藏高原》降成《青藏平底》,还要自我调侃「我保护嗓子」。
要是谁敢像A-Lin那样把原调唱满,哪怕破音,我们也会鼓掌到破音,因为终于有人替我们演了一次「不怕」。
当然也有人吐槽她太满。
我刷到一条弹幕:「这么狂万一淘汰岂不是很尴尬?」
我盯着这句话两秒,突然笑出声。
就算淘汰了又能怎么样呢?A-Lin在直播里说的,只想「把作品留给观众」。
如果真的淘汰了,我估计她会耸一耸肩:「歌王在我心里,奖杯在仓库里。」
谈及仓库,我忆起她早年所租的地下室,回声极大,唱歌都自带混响,彼时她录vlog自我调侃:「我的粉丝在手机里,我的邻居在对门。」
如今她能于万人场馆开真唱,地下室的回声化作了观众大合唱的回声,时光为她谱写了极为厉害的脚本。
所以周五夜我会准时蹲直播,不是为了看高音,是想看一个女生把十年前的自卑练成现在的肌肉线条,再把它穿上最闪的裙子,大大方方说「姐来了」。
赢不赢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替我们示范了一次:原来人可以这样活。
如果让你选,你会像A-Lin一样把「我就是歌王」喊出来吗?
还是继续当那个把《青藏高原》降key的人?我等你。
来源:子夜观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