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饭封神》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到第三轮,大厨小厨团队战赚足观众的眼球,毕竟这些主厨们平时都是“我说了算”的存在,这次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帮厨,不知道他们的心里会不会有介意,从而出现分歧?
《一饭封神》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到第三轮,大厨小厨团队战赚足观众的眼球,毕竟这些主厨们平时都是“我说了算”的存在,这次有可能成为别人的帮厨,不知道他们的心里会不会有介意,从而出现分歧?
赛制
第三轮比赛是大厨和小厨的团队战。大厨10人小厨12人,分别要做出50个评委的试吃菜品。这些评委们都来自中国的五湖四海,加上原本的谢霆锋、张勇和郑永麒,一共组成50人的评委团,而评委们也将在现场观看他们的制作过程。
这次比赛的主题是按口味来分的,酸、辣、鲜。
这三种口味是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如果不是这三个口味的提醒,我都差点忘了这个节目的主旨是发扬中国菜,创造出更多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菜品。
比拼
大厨和小厨内部分完组后,首先进行的是酸味组的比拼。
大厨:陈晓东、杨艳彬、张健、田泽宇
小厨:小花儿、山野里的哼哼、宴究生、游牧小厨
经过一番考虑,他们都决定做凉菜,大厨组做的是生腌虾;小厨主做的是鲈鱼。
从他们做的过程来看大厨那边显得稳而有序,可能是经验比较丰富,大家配合地也非常的默契,队长陈晓东在统筹方面做的是非常不错的。
反观小厨组整体有一种紧张感,队长小花儿的表情也一直很凝重,操作也很慌。
最后大厨祖率先做完还有功夫去对面“挑衅”,而小厨组在最后几秒才把所有菜品完成。
大厨们也是对自己做的菜品信心满满小厨们也斗志昂扬,觉得自己不会输。
但是我也看了两组的菜品,没有一个菜品看起来能让我有食欲的。
酸的味道
其实节目组准备的酸类有很多。大致分为果酸、还有发酵酸。
果酸的食材有:云南树番茄、黄皮果、柠檬、杨梅、百香果等
发酵酸有:各种醋,还有各种泡菜。
两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果酸。果酸味是这几年比较受欢迎的味型,因为果酸味不是单纯的酸味,有些还会包含一点点甜味。
但是为什么都没有人选择传统的酸味来做这个主味道呢?脆爽的泡菜复合多种香味,陈醋更是历久弥香,岂不是有很多可塑性?
中式的味道,我觉得在原料上应该更贴合,况且两队都选择的果香,而且都是树番茄做主味,我觉得比赛就应该主打一个差异化和多元化。
尊重你的对手
在比赛中有非常有意思的一幕。
大厨忙完后集体去小厨组了解对手的情况,顺便给小厨们施加压力,再炫耀一下自己的“得心应手”。其实这么做我觉得稍微有些无礼,但是更无礼的在后面。
有一位厨师用手指去蘸了一点小厨的酱汁,品尝完以后还砸吧嘴,评价了一句“不够味”,这就非常的冒昧了。
这样的行为就算是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让人反感,我需要你对我“评头论足”?
况且这是在比赛,而且还有评委在现场观看,虽然他们听不见厨师们说什么,但是也有可能觉得他们的行为不合适,导致评价时心里有偏向。
最后大厨们输了比赛。官方的解释是说:北方的大多数人吃不来“生腌”;说不准这里面还包括大众评审对厨师职业素养的评判?
结语
不管是任何的比赛,我们都要学会尊重对手。你可以“气焰嚣张”,别人可能会理解你的自信满满,说不定还会支持你;但绝对不可以“盛气凌人”和看不起对手,这样是对对手的不尊重,对比赛的不尊重。
不然最后可能会导致得不偿失。
就像这个节目中,我最喜欢的三个人,杨艳彬、曾怀君和黎子安。
杨艳彬也是非常傲气的,但是他非常尊重他的对手,当然也很帅气。
曾怀君是稳,一直都挂着淡淡的笑容,让人感觉很慈祥。
黎子安是随性,估计有很多人被他“微醺”的状态圈粉。
你有没有被哪位厨师圈粉呢?
来源:CY游戏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