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6条视频怒撕芒果台!王蓉淘汰夜,内娱遮羞布下藏着多少秘密

飞飞影视 内地综艺 2025-04-03 12:46 1

摘要:2025年3月26日,《乘风2025》(浪姐6)首场公演播出后,“王蓉淘汰”以爆炸式热度屠榜热搜。这位46岁的初代唱跳天后,用全开麦的《免我蹉跎苦》惊艳全场,却在投票环节以517分垫底惨遭淘汰。

2025年3月26日,《乘风2025》(浪姐6)首场公演播出后,“王蓉淘汰”以爆炸式热度屠榜热搜。这位46岁的初代唱跳天后,用全开麦的《免我蹉跎苦》惊艳全场,却在投票环节以517分垫底惨遭淘汰。

这一结果不仅让观众错愕,更引发了一场关于内娱选秀规则与价值观的激烈争议。

1. 初舞台救场:24小时极限备战,却成“工具人”

王蓉并非节目组原定嘉宾。她是在首期录制前24小时临时接到救场通知,顶替某位退赛艺人。尽管时间紧迫,她仍连夜改编成名曲《我不是黄蓉》,加入国风电子元素与戏腔转音,甚至设计了高难度后空翻动作。

然而,这段全开麦无修音的表演,最终被剪成仅20秒的拼盘片段,RAP段落与舞蹈solo被一刀切28。

更讽刺的是,节目组将王蓉彩排时指导队友和声、调试音响的细节全部删除,反而放大她与陈德容的排练争执,将其塑造成“强势较真”的形象710。

2. 公演翻车:队友划水,赛制“连坐”下的牺牲品

一公舞台,王蓉所在小组表演《免我蹉跎苦》。队友陈德容因忘词、动作僵硬导致团队整体表现崩盘,最终得分垫底。

尽管王蓉个人表现无懈可击(包括精准的高音与丝滑的动作),却因“团队连坐制”成为首位淘汰者。

更令观众愤怒的是,节目组对陈德容的失误进行了“温情包装”——忘词被剪成“努力沟通”的画面,而王蓉的淘汰感言仅剩寥寥数秒。网友调侃:“芒果台不是在淘汰姐姐,而是在削减自己的收视率!”

王蓉淘汰事件发酵72小时内,央视文艺频道罕见连发6条视频力挺,包括联合国献唱片段、《爸爸妈妈》清唱版等珍贵内容,标题直指核心:“实力不该被埋没”“好作品经得起时间考验”。

1. 撕开修音遮羞布:全开麦的“行为艺术”

央视发布的王蓉舞台直拍中,喘息声、脚步声甚至风声均清晰可辨,被网友称为“修音师下岗现场”。对比其他选手的“修音战士”式表演,王蓉的“无垫音教科书”如同一记重锤,砸向内娱选秀的虚假繁荣。

2. 20万出场费VS百万咖位

据爆料,王蓉的出场费仅20万元,在30位姐姐中垫底,而流量选手如吴宣仪等人报酬超百万。

节目组为保话题热度,将她的投票入口埋藏在赞助商页面第三屏,镜头量不足其他选手的1/3。

王蓉事件并非偶然,而是内娱生态长期畸形的缩影。

1. 剪辑霸权

节目组通过恶意剪辑弱化实力派的高光时刻,放大争议桥段。王蓉的初舞台被剪碎,而陈德容的“琼瑶式泪眼”却获得完整故事线。这种“七分真三分演”的手法,本质是为流量服务。

2. 赛制不公

“团队连坐制”看似考验协作,实则为资本操纵留足空间。网友计算发现,若按个人表现评分,王蓉本应晋级,但节目组为保陈德容的“情怀价值”,强行牺牲实力派。

3. 商业逻辑

王蓉的国民度集中在80、90后群体,与节目主力投票的年轻世代存在代际断层。相比之下,陈德容因琼瑶剧积累的中老年观众基础,成为节目组眼中“更安全”的话题工具。

民意觉醒

事件发酵后,网友发起“复活王蓉”联名投票,短短三天突破30万人签名。她的初舞台直拍在B站播放量破千万,经典歌曲重回音乐榜单TOP10。央视的声援与民意的沸腾,形成对资本的双重暴击。

1. 从“流量游戏”到“实力竞技”?

央视为王蓉定制音乐纪录片、将其作品收入“时代金曲典藏”等举措,被视为官方对行业乱象的纠偏信号。业内人士分析,这或推动内娱从“修音假唱”向“真舞台”转型。

2. 拒绝工业糖精,呼唤真实力量

年轻网友在超话中写道:“我们并非无法欣赏实力,而是你们总用工业糖精糊弄我们。”这种对“真实”的渴求,正在重塑娱乐市场的价值标准。

来源:老徐趣读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